1992年8月31日,浦东新区规划局档案室。
谢一扬的指尖轻轻划过泛黄的土地规划图,在编号PD-1990-027的地块上停留。窗外暴雨如注,雨滴敲打着铁皮屋檐,像无数细小的锤子敲击着他的神经。
“老板,测绘队已经改好了原始图纸。“张铁柱的机械眼在昏暗的档案室里泛着红光,声音压得极低,“1988年的墨水配方,1989年的纸张,连虫蛀痕迹都做了旧。“
谢一扬没有回答,他的目光锁定在图纸右下角的印章上——“上海市浦东新区土地规划专用章“。这个印章三天前才被他的人从规划局局长办公室偷出来,盖完所有伪造文件后又神不知鬼不觉地放了回去。
“周叔那边怎么说?“谢一扬从内袋掏出一支古巴雪茄,却没有点燃。
张铁柱的机械眼闪烁两下:“周省长传真来了国务院内部会议纪要,浦东商住用地指标下个月收紧。“他递过一张纸条,“这是最后窗口期。“
谢一扬扫了眼纸条上的日期——1992年9月15日。距离现在还有十五天,足够他完成这个价值五亿的魔术。
“通知评估公司,明天上午九点,我要看到新的评估报告。“谢一扬终于点燃雪茄,烟雾在档案室昏黄的灯光下扭曲变形,“特别是容积率那部分。“
窗外一道闪电劈过,照亮了谢一扬半边脸庞。他的瞳孔里倒映着图纸上那片标注为“工业仓储用地“的区域,但在他的脑海中,那里已经矗立起三十八层的豪华公寓。
第一节评估戏法
浦东香格里拉大酒店,顶层套房。
谢一扬站在落地窗前,俯瞰着黄浦江上来往的货轮。他身后,三个西装革履的男人正襟危坐,面前的茶几上摊开一份厚厚的评估报告。
“谢总,按照您的要求。。。“为首的秃顶男人擦了擦汗,“我们将PD-1990-027地块的商业价值评估提高了400%。“他翻开报告某一页,“特别是考虑到未来地铁2号线延伸段的规划。。。“
谢一扬没有转身,只是轻轻弹了弹雪茄烟灰:“李总监,你漏了一点。“
房间里的空气瞬间凝固。秃顶男人的喉结上下滚动,额头上的汗珠在空调冷风中依然不断渗出。
“土。。。土壤检测报告?“他颤抖着翻到附录,“我们已经注明该地块适合高层建筑。。。“
“地下水位。“谢一扬突然转身,镜片后的眼睛冷得像冰,“1990年的地质勘探报告显示,那块地下面有三条暗河。“他走到茶几前,手指点在报告某一行,“这个不改,规划局的专家一眼就能看出来。“
秃顶男人脸色煞白:“可。。。可是原始数据。。。“
谢一扬从公文包里抽出一个牛皮纸袋,推到他面前:“这是1989年上海市地质局的备用数据,恰好显示那片区域地质结构稳固。“他微微一笑,“当然,你得重新做一份补充报告。“
当三个评估师手忙脚乱地修改报告时,谢一扬走到套房内间。张铁柱正在调试一台奇怪的机器——看起来像老式复印机,但多了几个不明功能的按钮。
“墨水瓶准备好了?“谢一扬低声问。
张铁柱点头,从脚边提起一个银色金属箱。打开后,里面整齐排列着十二个小玻璃瓶,每个瓶子里装着不同颜色的液体。
“1988年的蓝色墨水,1989年的红色印油。。。“张铁柱如数家珍地报着,“还有规划局专用的装订线,都是从档案室原件上取样复制的。“
谢一扬拿起一瓶墨水瓶,对着灯光观察:“足够以假乱真了。“他放下瓶子,“等他们改完报告,你负责做旧处理。记住,第四页和第七页要有咖啡渍,就像老刘那个酒鬼当年弄脏的一样。“
第二节拍卖陷阱
1992年9月10日,浦东土地交易中心。
拍卖师的小锤敲下时,会场爆发出一阵掌声。谢一扬微笑着站起来,向四周点头致意。他刚刚以扬帆集团的名义,用6。8亿元拍下了PD-1990-027地块。
“谢总,恭喜啊!“一个满脸油光的开发商凑过来,“这块地转手就能赚两个亿吧?“
谢一扬笑而不语。两个亿?太低估他的胃口了。就在昨天,香港新鸿基的代表已经私下出价12亿,只要他能确保土地性质变更为商住两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