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123

小说123>重生1990江华 > 第166章 国企下岗工的黑色春天(第1页)

第166章 国企下岗工的黑色春天(第1页)

1991年11月20日,武汉扬帆大厦顶层

谢一扬站在落地窗前,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钢化玻璃。窗外长江上的货轮拉响汽笛,声音沉闷得像垂死病人的呻吟。桌上摊开的《长江日报》头版赫然印着《珠海特区开发遇冷,多家房企资金链断裂》的标题,配图里那片烂尾楼群正是他三个月前吹嘘的“台商产业园“。

“老板,澳门那边来消息了。“张铁柱的机械臂发出轻微的液压声,打断了谢一扬的思绪,“何先生说那四亿贷款。。。。。。下个月到期。“

谢一扬的指尖在玻璃上顿住。透过自己的倒影,他能看到身后投影仪上的财务报表——珠海地皮泡沫破裂后,扬帆集团的现金流已经绷得像根即将断裂的钢丝。

“周明远呢?“谢一扬转身,皮鞋碾过地上散落的报纸,“省委不是刚拨了二十亿救市资金?“

张铁柱的机械眼闪烁着红光:“周秘书长说。。。。。。那笔钱优先给有政治意义的项目。“保镖顿了顿,“比如国企改制。“

谢一扬的目光突然钉在报纸第三版的小标题上:《武汉国棉三厂启动改制,三千职工面临下岗》。配图里,一个穿蓝色工装的中年男人正抱着机床痛哭,旁边站着穿西装的年轻干部,手里拿着封条。

“柱子,“谢一扬突然笑了,手指在那个痛哭的工人照片上点了点,“你说这些下岗工人。。。。。。最需要什么?“

张铁柱的处理器嗡嗡运转了两秒:“工作?“

“准确地说,是希望。“谢一扬按下桌上的对讲机,“通知人事部,明天挂牌成立江城劳务服务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是。。。。。。“他故意拖长音调,“国企改革配套服务。“

窗外一道闪电劈开乌云,照亮了谢一扬嘴角的冷笑。在那个瞬间,他已经算好了这笔账:三千名下岗工人,每人收取五百元中介费,就是一百五十万现金。而如果再从他们工资里抽成。。。。。。

暴雨拍打着玻璃,像是无数下岗工人绝望的哭声。

1991年11月25日,武汉国棉三厂大门口

寒风卷着碎雪打在李卫国脸上,这个四十五岁的八级钳工紧了紧洗得发白的工装领口。厂门口贴着鲜红的《改制公告》,上面“解除劳动合同“几个黑体字刺得他眼睛生疼。

“老李,听说没?“同车间的王师傅凑过来,呼出的白气在寒风中迅速消散,“有个劳务公司专门帮下岗工人找工作,说是往南方大厂子送。“

李卫国皱眉:“靠谱吗?要交钱不?“

“五百块中介费,包进东莞电子厂。“王师傅压低声音,“我闺女在厂办听说,这公司来头不小,有政府发的什么。。。。。。再就业工程资质。“

李卫国摸了摸内兜里刚领的“买断工龄“补偿金——两万四千元,是他二十六年工龄的全部身价。五百块,相当于他女儿半学期的学费。

“走,去看看。“李卫国拽着王师傅往厂区礼堂走,那里已经排起了长队。

礼堂门口挂着崭新的横幅:《江城劳务&国企改制再就业对接会》。门口站着两个穿黑西装的年轻人,正在检查下岗工人的“解除劳动关系证明“。

“排队登记,交五百押金。“一个戴金丝眼镜的中年人坐在办公桌后,头也不抬地递过表格,“签完合同三天后集合,专列送东莞。“

李卫国接过合同,眯起老花眼仔细阅读。第三条写着:“乙方月薪不低于1200元“,第七条却有一行小字:“甲方有权代扣代缴各类费用“。

“同志,这各类费用是指。。。。。。“李卫国刚开口,就被金丝眼镜不耐烦地打断。

“社保!住宿!吃饭!“眼镜男敲着桌子,“爱签不签,后面还有两百人排队呢!“

李卫国的手有些发抖。1200元,比他在国棉厂的工资还高两百。女儿明年高考,老伴的类风湿要吃药。。。。。。他咬了咬牙,在合同上签下名字,数出五张百元大钞。

他没注意到,礼堂二楼的单向玻璃后,谢一扬正端着咖啡,冷漠地注视着这一切。

“第三十八个。“谢一扬对着耳麦说道,“通知东莞龙哥,第一批至少三百人。“

咖啡杯底映出楼下队伍中一个年轻女工的身影,她正把中介费塞进内衣暗袋。谢一扬记得她——资料显示是国棉厂的质检员,二十六岁,有个瘫痪在床的父亲。

多么完美的猎物。

1991年11月28日,扬帆大厦会议室

投影仪将“江城劳务“的财务报表投在墙上,谢一扬的红外线笔停在“预收中介费“一栏:18。5万元。

“三百七十人,每人五百。“财务总监刘志强汇报道,“按龙哥那边的协议,我们还能从每人工资里抽60%。“

谢一扬的笔尖移向“预计月收入“:26。64万元。这个数字让他微微皱眉。

“太少了。“谢一扬突然开口,声音像刀刮玻璃,“告诉龙哥,抽成提到70%,住宿费另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法务总监林志强推了推眼镜:“谢总,劳动法规定中介费不得超过首月工资的20%,我们这。。。。。。“

“那是正规用工。“谢一扬冷笑,按下遥控器切换幻灯片,“而我们的工人签的是这个——“

屏幕上出现一份《劳务派遣协议》,关键条款用红圈标出:“乙方自愿接受弹性工作制““同意综合工时制““接受绩效浮动工资“。

“再加上这个。“谢一扬又调出一张照片——工人们按手印的集体签名册,“集体合同,特别约定优先于劳动法。“

会议室里一片死寂。所有人都知道,这些文件在法律上根本站不住脚,但对付那些连字都认不全的下岗工人,足够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