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123

小说123>刘备火烧夷陵 > 第170章 胜遇临世(第2页)

第170章 胜遇临世(第2页)

庞统的弓弩射入东城时,新兵们颤抖着举起农具格挡。镰刀与箭矢相撞的刹那,麦穗状的文气突然从田间腾起,将攻伐净化成春雨。被浇湿的土地上,更多青苗破土而出。

"怎么回事?"庞统的凤凰虚影首次出现裂痕。他看见东城的魂魄不再汇聚于展昭,甚至于不再受到星海牵引,而是如蛛网般勾连着每个百姓,老匠人用文气改良水车,妇人用星火烘烤陶罐,就连孩童都在沙地上模拟要来的战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展昭的脸色有一些苍白,眼神却很疯狂,现在的他虚弱无比,他将自己的文气注入到一个个百姓的身上,转而在让他们自行创造物品,这个环节是极其消耗心神的,并且坦白来讲效率并不如展昭直接使用文气注入工具来的直接。

第三年深秋,两座城池已成云泥之别。

西城的律令碑林间游荡着秩序严明的百姓,他们机械地锻造兵刃,掌心凤纹已溃烂流脓。东城的麦浪却翻滚成金色海洋,学堂的诵经声与打铁声交织,炊烟里混着真正的饭香,但是若是单论城防,怕是要一触即溃。

展昭的指尖在城墙斑驳的裂痕上顿了顿,雪水浸透的砖石触感冰凉。

远处庞统治下的西城传来整齐如鼓点的脚步声,那声音不似活人,倒像千万木偶在青铜丝线的牵引下机械叩击地面。

忽然想起后世中的某个片段,流水线上沉默的工人,整齐划一的方阵中高举的手臂,那些被时代碾作尘灰的姓名,终成史册中一个模糊的"人"字。

"傀儡不会痛,可活人也不该只是数字啊。。。"

他蘸着雪水在墙砖勾勒,裂纹瞳孔中映出老农消散前最后的笑纹。

那抹笑让他想起洛阳城破时,蜷缩在废墟里的老儒生。那人临死前颤抖着将半卷《礼记》塞进他怀中,书页间夹着片枯叶,叶脉上歪歪扭扭刻着孙女的名字。

决战前夜,展昭独坐城头擦拭青鳞剑。剑身突然映出奇异光晕——万千百姓的因果线不再需要他强行连接,而是自发编织成网,每根丝线都跃动着微弱的星火。

"原来这就是胜遇。。。"

当庞统的涅盘火化作凤凰焚城时,展昭终于笑了。他松开剑柄,任凭青鳞剑坠入麦田。那些跃动的因果线突然收束,在东城上空凝成一只赤羽金纹的巨鸟——其形如翟,其鸣如歌,双翼展开时洒落的不是火星,而是带着麦香的雨露。

《山海经》的虚影在星空浮现:‘胜遇现世,河川安宁’。

胜遇赤羽上的金纹实为万千姓氏交织而成,鸟喙滴落的雨露中漂浮着稻壳与桑叶。司马徽的竹杖不知何时出现在虚空,杖头悬挂的玉牌浮现注释。

‘胜遇非先天神兽,乃众生意念所化。大灾之年,若有仁者宁舍己身不夺民粟,其精诚便可唤此鸟现世’。

庞统的凤凰在雨中哀鸣褪色,露出焦黑的青铜本体,那终究是死物炼化的虚影。而胜遇仰天长鸣时,东西两城幸存的百姓竟逐渐凝实,同时哼起夯歌,歌声穿透镜中城直抵星河,无数微光从历史长河涌来,在巨鸟羽翼下聚成粟穗形状的星团。

镜中城开始崩塌,真实的星空从裂缝中透进来,司马徽的叹息带着欣慰:"以文气孕养万民,以万民反哺文气。。。这才是生生不息的天道。"

展昭踏出虚空时,掌心的星火已化作麦穗纹路。他望向还在愣怔的庞统,忽然抛去一株真正的麦苗:"木偶永远不会明白。"

"能击碎黑暗的,从来不是更暴烈的火,而是种子破土时的那道光。"

麦苗根须缠绕着半片龟甲,其上卦象赫然是"地火明夷",黑暗中的光明。庞统接住的瞬间,龟甲突然显现小篆:"凤鸣岐山,亦需百鸟朝之"。

他浑身一震,想起水镜先生当年的批语:"士元可知,凤凰浴火重生之秘?非独焚尽万物,更要学会从灰烬里辨认人心。"

玄袍上的涅盘火忽然温和下来,竟在东城麦田映出他年少时的模样,"若利剑能斩乱麻,何苦费心解结?"

展昭掌心的麦穗纹与庞统袖中的火星痕隐隐呼应,恍若阴阳双鱼在水镜中初现轮廓。

水镜书院的晨钟恰在此时敲响,檐角铜铃映出朝阳璀璨。七十二盏长明灯次第重燃,灯芯里跃动的,赫然是万千微缩的虚影。

喜欢神话三国:刘备谋主,火烧洛阳请大家收藏:()神话三国:刘备谋主,火烧洛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