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123

小说123>易中天中华史18王安石变法最新章节 > 第14章(第1页)

第14章(第1页)

据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绘。

司马光说:才华确如圣上所言,大节不亏就很难讲。

宋神宗说:这一点,朕已经告诫他。

司马光说:富弼老成持重有人望,离职可惜。

宋神宗说:朕已再三挽留,他一定要走。

司马光说:言不听计不从,又与同僚不合,当然要走。

宋神宗说:爱卿是在说王安石吧?他怎么样?

司马光说:很多人说他jian邪,恐怕批评过分了。王安石人品没有问题,只是不懂事,又固执己见。

宋神宗说:比富弼还敢作敢当的是韩琦,可惜太要强。

司马光说:韩琦实在是忠臣,虽然也有毛病。

君臣二人叹息。最后,他们说到了吕惠卿。

吕惠卿是福建晋江人,跟宰相曾公亮是同乡,跟王安石则是老朋友。由于这两重关系,他最早成为条例司成员并被福建建阳人陈升之接纳。但对于此人,朝野争议很大。

于是宋神宗问:吕惠卿呢?爱卿看他怎么样?

司马光说:不是好人。

宋神宗说:朕看他应对自如,颇有才华。

司马光说:jian臣哪个无才?吕惠卿当然也有,可惜心术不端。将来害得王安石身败名裂的,一定是他。

神宗默然。[31]

没有证据表明王安石是否听说了这段对话,估计听说了也会不以为然。事实上五个月后,司马光致函王安石,向自己这位老朋友坦诚地表达了担忧。他说,执政不可以不留意君子与小人之别。忠信之士在你得势之时,也许看起来面目可憎,将来却会伸出援手。相反,谄媚之人虽然现在能让你逞一时之快,但只要你倒霉,他们必定卖友求荣。[32]

此为王安石给做通判比部的友人的问安信,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王安石当然不会同意司马光的意见,因为此刻的吕惠卿是他的亲密战友和得力助手。条例司工作事无大小,王安石都要跟吕惠卿商量;变法需要的奏折和文件,也都由吕惠卿起糙。当时甚至有这样的说法:吕惠卿是王安石的颜回。[33]

因此,王安石客客气气地给司马光写了回信,只字不提吕惠卿,只是说既然你我道不同,那就不相与谋。[34]

冲突已在所难免,好戏也即将开锣。

[22]见《宋史》之陈升之传、神宗本纪一,毕沅《续资治通鉴》卷六十六,黄以周等《拾补》卷三上熙宁元年七月己卯日条并注。

[23]见毕沅《续资治通鉴》卷六十六、黄以周等《拾补》卷四熙宁二年二月甲子日条并注。

[24]见毕沅《续资治通鉴》卷六十七熙宁二年十月丙申日条。

[25]见杨仲良《纪事本末》卷六十六&ldo;三司条例司废置&rdo;条、《宋史&iddot;陈升之传》、毕沅《续资治通鉴》卷六十七、黄以周等《拾补》卷六熙宁二年十一月乙丑日条。

[26]见毕沅《续资治通鉴》卷六十七熙宁二年十一月乙丑日条。

[27]以上见杨仲良《纪事本末》卷六十六&ldo;三司条例司废置&rdo;条、《宋史&iddot;陈升之传》、黄以周等《拾补》卷六熙宁二年十一月乙丑日条。

[28]杨仲良《纪事本末》、《宋史&iddot;陈升之传》、毕沅《续资治通鉴》、黄以周等《拾补》均异口同声,称陈升之任职条例司时&ldo;心知其不可&rdo;。

[29]见黄以周等《拾补》卷六熙宁二年十一月乙丑日条。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