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琮简直不知说什么才好。好半晌,他问道:&ldo;朕都不知道的事儿,你竟然知道?&rdo;
老御史板正道:&ldo;十一郎君在藏书阁中修书,淑妃数次使人给他送吃食,两人还常在后苑私会。&rdo;
这便是钱月默常送吃食去给赵世碂,被同僚们瞧见了呗。赵琮也知道,同僚之间哪有真正和睦的,是有人嫉妒赵世碂,胡乱编排,尽管他知道这位御史不愿说出是谁,还是问了句:&ldo;陈大人是听谁所说?你是御史,可从不往后宫中来。&rdo;
老御史当然不把人供出来。
赵琮轻笑着,暗带警告地说:&ldo;陈大人,那些吃食,皆是朕令淑妃准备的。十一郎君是朕的侄儿,更是朕的继承人,朕亲允他住在宫中。淑妃入宫多年,替朕管理后宫,朕也很敬重她。有些话,可不能乱说。&rdo;
&ldo;陛下‐‐&rdo;陈御史以为这是陛下包庇。
&ldo;话便至此。往后,这样的话,朕再不想听。陈大人也当守一守这口风,别叫其他人听了去!&rdo;
&ldo;臣‐‐&rdo;
赵琮沉声道:&ldo;福禄,送陈大人出宫。&rdo;
&ldo;是。&rdo;
老御史被福禄给送了出去,赵琮有些沉默。
本来,赵世碂年纪轻轻便是皇位继承人,肯定有许多人嫉妒他,甚至不满他。这些事在赵琮的预料当中,只是他没想到诽谤居然来得这样可笑,居然拿赵世碂与钱月默说事儿。
他气了会儿,又笑,他们是不知道赵世碂有多厌恶钱月默,从前没少吃醋。
笑罢,他叹了口气。从前觉着翰林学士院也好,当这词臣也罢,都是风雅的人居多。却没成想,也不过如此。他将路远叫进来,问道:&ldo;你可知道,你们郎君在藏书阁那处与哪个同僚往来最多?&rdo;
路远立即回道:&ldo;常与郎君一同出宫办事儿的是李大人,三十多的岁数。与郎君一个屋的是于大人。&rdo;
李大人,赵琮知道,就是惧内的那个,听赵世碂说起来,也没有什么花花肠子。于大人,他不认识,他道:&ldo;你去瞧瞧那个于大人是什么来历。&rdo;
&ldo;是。&rdo;
赵琮也没太把这事儿太当回事,待入秋,他还是得将赵世碂调到尚书省去,绝不听赵世碂的。他觉着赵世碂这般能力,成日里修书,实在是有些埋没。去了尚书省,衙门在宫外头,也能少些嚼舌根的人。
赵琮虽不当回事,却也特地抽空亲自去了藏书阁一趟。
陛下一到,自是人人立即过来行礼,赵世碂跟着行礼,赵琮朝他招手:&ldo;过来。&rdo;
赵世碂笑眯眯地走到他身旁,赵琮亲和道:&ldo;朕就是过来瞧瞧,哪位是于大人啊?&rdo;
一位年轻郎君出列,低头作揖。
&ldo;这就是于大人啊,好生年轻,将来怕是还要有大作为。&rdo;
其余人等面面相觑,心道这位于大人是哪里来的运道,得陛下这句话啊!难道仅因他跟十一郎君是一个屋子里头办事儿的?
他们不知,赵琮这是敲打此人呢。赵琮希望这位于大人点到即止,别成日里头只会嫉妒他人,把自己的正经事儿干好。
赵世碂也不知赵琮是在敲打,他以为赵琮是因于大人与他是一屋的才说了这些话,他还挺高兴。
赵琮转了一圈就走了,赵世碂去外头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