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0后,田家宝不知从哪里弄到一支五四手枪,时时拎去后山水库实弹射击。有这块心病,自进学习班,夜里老做恶梦。他同立言关系密切是众所周知的,再则,动&ldo;刘德芬&rdo;的念头也是公开秘密。想不到立言是这么个罪大恶极的现行反革命分子!对刘立言的突然袭击,几乎使田家宝晕倒。李树清一干人,看在眼里,笑在心里。立言被梁有祥、苟班长带下去谈话,李树清冷笑着讲道:&ldo;别看刘立言装模作样,心虚得很!坚持不了多久!希望受他蒙蔽的同志划清界限,不要为他陪葬。赶快揭发检举其罪恶!&rdo;
立言自认为&ldo;心里无冷病,不怕吃西瓜&rdo;。他哪晓得,运动中一旦盯上你,在劫难逃。正如康汇江所言:&ldo;不管给谁背部录音机,背上一天,第二天就有材料开批判会,打个反革命!&rdo;康汇江是副校长,河南人,肥头大耳朝天鼻。田家宝讥笑他的党员是割麦子割来的。但,大伙公认他有几分直气。康汇江也在运动初期受过批判,同情黑帮却参加保守组织。他的社会经验是丰富的。立言瞧不起这个南阳师专毕业生。他不明白比之康汇江,自已差得远。立言毕竟年轻,不懂历来策略。纵然发难的罪名落实不了,乘群众不了解真相之机,动员大伙深挖细找。总能有所收获。就算原来指控不成立,新找的材料足够整趴你!
赵松樵揭发:刘立言,麻派学生为什么那么听你的?他们抢枪是不是你指示的?立言顶道:你就让他们当面揭发嘛!赵松樵咽住了。住在立言背面房间的阎赛安揭发,刘立言有天当着赵松樵说:&ldo;文化革命是毛林派发动的。将一次反修防修的路线斗争污蔑为派系斗争,称伟大领袖和林副统帅为&lso;毛林&rso;,不仅大不敬,实质是攻击文化革命不过演双簧!是可忍,孰不可忍?&rdo;立言惊呆了,没料到厨房会计如此巧于思辨,上纲上线。他抗争道:&ldo;我没说!是《参考消息》上登的。赵松樵听我念后,当时也看过这消息。&rdo;赵松樵证明,是这么回事。他必得证明真相;如果刘立言大明大白向自已说出这番话,他赵松樵思想也大有问题了!立言松口气。何长生要刘立言出示报纸为证。立言和赵松樵傻眼了。事关自身,赵松樵帮忙辩护:&ldo;大约是去年月份登的。你们可以找找……&rdo;何长生嘿地一笑:&ldo;要他拿证据嘛,你让我们去查!&rdo;赵松樵还想说什么,何长生用手示意莫开口,他决定划开两人,最大限度孤立打击阶级敌人:&ldo;更何况,毛主席教导我们,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报上那么多文章你刘立言不念,偏偏只念这一条,可见心心相通,念和说,有什么本质区别?!&rdo;这点算扣住,立言再怎么辩解无济于事。立言显出沮丧:&ldo;由你们怎样分析!&rdo;此前,他一直否认指控的三条罪行,一直否认文化革命中怀有险恶用心,拒绝写交待。现在,不得不写出参加的几次造反派会议经过。他自认无不可告人秘密。即使这样,不抠住他,他不会写。
刘立言蔫下来,老实就范,让专案组高兴,也让牛棚中被揪斗对象高兴;整人者和被整者皆大欢喜。如果刘立言一直硬抗死顶,僵持下去,拿不下来,专案组显得太无能耐;被揪斗对象显得太窝囊,都尴尬,太不正常。历来的运动没有这种先例。
庄德浩是栗阳教育界,因其父被,一直只能当教导主任。1966年,也受过批判,倾向造反派,终至结合为革委会副主任。因其与麻派学生接触多些,为瞎派学生指控为&ldo;混进红色新生政权的变色龙&rdo;早揪了出来。清队时,最先与几个牛鬼蛇神关进牛棚。秃顶山羊胡的庄德浩见立言进门,搔搔头,抹抹胡子,嘻笑道:&ldo;难中得伴,苦减一半!&rdo;提及立言大闹批斗会,牛鬼蛇神纷纷讥讽立言&ldo;没有水平&rdo;&ldo;不沉着&rdo;;又打譬喻,运动中矛头对准你,如同鱼儿上钩,不挣扎还强点;越挣越紧,越疼,越糟糕!立言皱着眉扫他们一眼,不吭声坐下。他很奇怪这些任人宰割的可怜虫的思想观点。三十多年后,在接受路透社、法新社记者采访,回顾这段经历,刘立言方始悟出,总结道:&ldo;那年月,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国土上,通过历次运动,中国人的生存道路被简化成两条:要么去农村拿工分,要么担任公职拿工资。除此之外,别无他途。偌大年纪,如若开除公职当农民拿工分能活命么?况且,农村里运动一来,斗争更其残酷,动辄捆绑吊打,真是生不如死!中国历次整人运动之所以搞得起来,挨整者也俯首听命,任人拨弄,并非孔孟之道束缚,主要是赖以谋生的道路堵绝殆尽!&rdo;立言这段体会,受到两位记者连声赞赏:&ldo;精辟!精辟!&rdo;视为&ldo;最深刻的思考和终极关怀&rdo;,广泛流传。
然而,此刻,立言心里挂念着遥远故居的亲爱人儿。昨天,学习班同县直机关、县城各单位职工欢送六六、六七、六八届,也就是后来统称&ldo;老三届&rdo;中学毕业生下乡。有瞬,他竟忘记自已身处危境,担心司徒和妹子顶不住,也让这股潮流卷走。可是,他已被剥夺一切自由:不准外出,不准会客,不准请假,不准打电话,不准写信,即所谓&ldo;五不准&rdo;。
临来县城,进&ldo;五不准&rdo;学习班前,立言算定有场残酷斗争等在前面,销毁所有可能成为把柄的文字。随后,写信给司徒,嘱咐不能报名下乡,又交待不必经常来信,学习肯定很紧张,信件来往多有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