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12月2日,凌晨3点17分,武汉邮科院3号楼。
谢一扬的皮鞋踏在实验室的防静电地板上,发出轻微的“嗒嗒“声。走廊尽头,红色警示灯无声闪烁,将他的影子拉长又缩短。他抬手按在视网膜识别器上,机械女声冰冷地报出:“身份确认,谢一扬,最高权限。“
气密门滑开的瞬间,刺鼻的松香味扑面而来。两百平米的实验室里,三十台显示器同时亮起,屏幕上显示着摩托罗拉最新款汉字传呼机的3D设计图。
“老板,全部资料都在这儿了。“张铁柱的机械眼在黑暗中泛着红光,声音压得极低,“摩托罗拉下个月要发布的精英2000汉字传呼机,所有核心专利都在我们手上。“
谢一扬没说话,缓步走向主控台。他随手抓起一个金属外壳的样机,外壳上“Motorola“的logo被粗糙地改成了“扬帆“。按下电源键,屏幕闪烁两下后,显示出盗版的汉字输入界面。
“赵明那边处理好了?“谢一扬的声音像刀锋划过冰面。
“昨晚刚签完保密协议。“张铁柱的机械臂突然伸长,调出一份合同,“五十万封口费,他保证不会向摩托罗拉透露我们拿到了设计图。“
谢一扬眯起眼睛,合同上赵明的签名还带着新鲜的墨水味。这个武汉邮科院的工程师,正是摩托罗拉汉字传呼机项目的核心开发人员之一。
“专利局那边呢?“
“已经递交了三百二十项专利申请。“张铁柱的机械眼闪烁了一下,“包括汉字编码算法、屏幕驱动电路、甚至电池仓卡扣设计。“
谢一扬突然笑了,笑声让实验室里的技术人员不寒而栗:“摩托罗拉做梦也想不到,他们的中国合作伙伴会先给他们申请专利。“
他转身走向保险柜,取出一叠照片——那是摩托罗拉中国区总裁詹姆斯·王在深圳夜总会搂着陪酒女的艳照。
“告诉《科技日报》,明天头版标题——“谢一扬将照片扔进碎纸机,“就写《民族企业突破外企技术封锁,自主研发汉字传呼机问世》。“
第一节:专利陷阱
12月2日上午9点整,国家专利局受理大厅。
谢一扬的律师团队抬着三个大号行李箱走进来,箱子里装满了专利申请文件。柜台后的工作人员瞪大眼睛:“这。。。这么多?“
“三百二十项实用新型专利,一百零八项发明专利。“领头的金丝眼镜律师推了推镜框,“全部加急处理,费用按三倍缴纳。“
工作人员手忙脚乱地开始清点文件,却没注意到每份申请书的发明人栏都写着“谢一扬“三个字——而这些技术实际上来自摩托罗拉实验室。
与此同时,北京摩托罗拉中国总部。
詹姆斯·王正在主持新品发布会预演,市场总监突然冲进来:“王总,出事了!武汉一家叫扬帆电子的公司刚刚发布了和我们一模一样的汉字传呼机!“
“不可能!“詹姆斯一把抢过报纸,《科技日报》头版赫然刊登着“扬帆汉字传呼机“的照片,除了logo不同,其他细节与他们即将发布的“精英2000“如出一辙。
更可怕的是副标题:“突破外企技术垄断,三百项专利保驾护航“。
“立刻联系法务部!“詹姆斯额头渗出冷汗,“查清楚这个扬帆电子是什么来头!“
第二节:法律闪电战
12月5日,深圳华强北电子市场。
摩托罗拉“精英2000“汉字传呼机上市第一天,柜台前挤满了经销商。突然,一队法院执行人员冲进卖场。
“所有人退后!“为首的法官举起裁定书,“根据扬帆电子公司申请,现对涉嫌专利侵权的摩托罗拉传呼机予以查封!“
经销商们一片哗然。几个摩托罗拉销售代表想要阻拦,却被法警强行推开。与此同时,全国十八个城市的卖场同步上演着相同一幕。
当天下午,摩托罗拉中国股价暴跌12%。
“谢总,我们赢了第一仗!“扬帆大厦会议室里,律师团队举杯庆祝。
谢一扬却盯着电视新闻——画面上的詹姆斯·王正对记者咆哮:“这是赤裸裸的商业间谍行为!扬帆电子窃取了我们的技术!“
“告诉《人民日报》,“谢一扬抿了口红酒,“明天头版标题——《外企指责中国创新是偷窃,专家:酸葡萄心理》。“
第三节:关键证人
12月10日,北京高级人民法院。
摩托罗拉的美国律师团正在法庭上慷慨陈词:“法官大人,我们有确凿证据证明,扬帆电子的所谓专利完全抄袭自我方产品!“
他举起一份文件:“这是参与精英2000研发的中国工程师赵明的证词,他确认扬帆电子从未独立研发过任何相关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