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感慨了一句后,就问起弘历来。
弘历知道,这是康熙见他在分析文书材料上大有进步,便要带他去民间,锻炼实地考察各阶级情况的能力,便道:“自然想!”
于是。
康熙便带着弘历在翌日一早就微服出了畅春园。
弘历自始至终都没有主动告诉康熙,他在德妃那里踹银霜的事。
因为康熙没有主动问他这事。
他相信,耳目灵通的康熙,既然没有主动问自己这事,那就表示,他不想知道,至少不想从自己这里知道。
所以,弘历也就没有自找没趣。
弘历和康熙乘车出畅春园北门后,一路向西,就先路过了铁匠银和枪厂胡同,随后便右转北上到了护国寺。
自康熙二十年,允许外城商贩来这一带经营商业与摆摊贩卖后,这里就一直是店铺、摊贩密集之地。
弘历此时还没到这里,就听见了水被煮沸一般的人声与叫喊声。
很快,他就看见,在车马辐辏与鳞次栉比的大街上,出现许多身着粗布短衣的百姓,正络绎不绝地走来走去,流淌如河。
不时出现的锣响和炮响,更是震得人心发颤。
赌馆烟舍、青楼茶肆,货摊与算命摊,和敲着铜锣的杂耍场地,让人目不暇接。
“现蒸的芋魁,现炒的瓜子,各位老少爷们尝一尝咧。”
“榆钱糕、松黄糕、杂果糕、炒米糕、花糕,各色各样的糕点,全便宜卖喽。”
“万春香、芙蓉香、龙涎香、玉华香、纱帽香,大家来看一看,新到的香品,用了我的香,有儿子的各个考状元,有闺女的各个封诰命呢!”
……
没多久,更加清楚的叫卖声,开始充斥着弘历的耳朵。
整个大街,与没隔多少路程的禁宫园林仿佛完全是两个世界。
但弘历发现,康熙对这一带却是熟稔无比,在下车后,就带着他穿街走巷在街巷里走着,逛了不少米店布店,问了价格,也买了一些。
不过,弘历一下车,却是闻到了更加刺鼻的味道。
这让他不由得捏住了鼻子。
他知道,清朝的京师,随地大小便很普遍,没有公共卫生管理的制度,即便居民和商贩会早起打扫一下自家门前,但也难免还是会有臭味出现。
现在其实还好,因为是晴空高照的天,如果是下雨天,据说,整个内外城如没打扫的猪圈。
康熙这里也同样皱眉,但他到底司空见惯,也就没有表现的太愤怒,而只是在接下来,又拉着弘历进了一家面馆,点了两碗炸酱面后,才对弘历笑着问:
“熏到你了吧?”
弘历点首。
“这就是市井!”
“你只要一踏足这里,就能明白,小民生活之地有多恶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