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听了这话,如轰雷掣电,细细思之,竟比自己肺腑中掏出来的还觉恳切,竟有万句言语,满心要说……”
秋日朗照的午后,蚌壳窗上泛起点点金光,外面凤竹的疏影横斜在弘历的背上。
而他正聚精会神地给淑慎公主讲着《红楼梦》。
淑慎公主也认真地听着,一脸沉迷。
只在注意到弘历身旁的定窑杯快要见底时,淑慎公主才抬头朝自己身边的官女子递了个眼色。
也因此,弘历没有真的按德妃和老十四的意思,让淑慎公主讨厌在畅春园住着,进而主动要求离开,也没有撺掇康熙让淑慎公主离开。
弘历只按照雍正的意思,让淑慎公主更加安心地待在这里,与自己为伴。
当然,弘历也没有耽搁自己在畅春园的课业。
无论是学习处理政务,还是学习骑射等。
他都在认真的完成着康熙给他布置的任务。
“其不用兵省份,凡保举题补之例应行停止。”
训鉴斋。
弘历正默读着都察院左副都御史金鈜的一道奏折,而在看完后,就对康熙分析起自己的看法,且说:
“汗玛法,按照此奏所言,近来督抚提镇题补太多,但始不过州县官、千把总之类,今则司道副参亦皆题补矣!”
“可地方,毕竟是涉兵事题补,当事急从权为妥,另外,以孙儿浅见,只要地方程序合理,吏部不应干涉既任一方事者,不能更置一方之才。”
“进步很快,已几乎与朕朱批的一样了。”
康熙说着就把自己的朱批揭了开来。
弘历笑了笑。
接着。
弘历又看起一道昔日直隶总督赵弘燮上的一道奏折。
“据自属申报以奴才亲往查看,并询附近民人,咸称上地有十分收成,中地有柒分、捌分至玖分不等。”
“现今市镇,小麦每仓石止卖四钱二三分,大麦每仓石二钱四、五分。其米价现今上米仓石卖七钱三分,中米每仓石卖六钱七八分……”
弘历看完这道奏疏后,看向康熙:“是不是只批知道了,但粮价真这么便宜吗?”
“这种奏折,是应该大胆质疑有没有夸大其词。”
“你现在,理政的水准突飞猛进,让汗玛法着实惊喜。”
康熙笑着说了起来。
随后,康熙又郑重地对弘历说:“但很多时候,不能只在奏折文书上找问题,还得去下面找。”
“纸上得来终觉浅,却知此事要躬行。”
“弘历,想不想跟汗玛法去市井间看看?”
为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