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都是饱读诗书,文学涵养堪称这个时代的佼佼者,而且大都还是跟随燕王打过金人和党项人,完全有这个资格。
尤其是主考官李纲和宗泽二人,一个是保守东京的孤将,一个在河北坚持抗金的老将,在天下士子的眼里威望极高。
他们来做主考官,没有人不服气。
这次礼部试有的考试内容跟之前一样,四书文,五言八韵诗,五经文还有策问,跟乡试差不多。
不过王铁在最后一场,也就是第三场考试加了一项内容,让考生们进行论证和提出自己的建议想法。
大汉亡于什么,怎么才能避免?
大唐亡于什么,怎么才能避免?
大宋亡于什么,怎么才能避免?
三个选项任意选择一项回答,或者三项一起回答。
大宋亡于什么,这才过去五年时间,就跟发生在眼前一样很多人都十分清楚,因此选择第三题的人最多。
大唐灭亡到现在并不是很遥远,也才220多年,一些考生选择了比较难的唐朝。
一些厉害的考生为了引起注意,得到燕王的青睐将三个题目都选择了作答。
很快,三场考试结束,所有考生们都松了口气,纷纷回到各自暂住的地方。
李纲和宗泽两位主考,曲端,萧嘉穗等八名同考官率领礼部众多官员开始进行紧张的弥封、誊录、校对、阅卷、填榜……等工作。
在焦急的等待中,各位考生迎来一个好消息。
燕王让人传来消息,这次科举考试,因为距离上一次科举过后的时间长,差不多六年才举行,加上中原王朝已经夺取燕云十六州,金国大片土地,西夏全境,需要委派大量官员进行管理。
因此会在以前的基础上多录取三百名考生进入贡士。
贡士,又称为中式进士。
所谓会试定去留,殿试排名次,会试合格者就拥有贡士身份,也就是向天子举荐的士。
燕王此次增加了三百个名额,就让三百人多了一份希望。
这对于很多人都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东京城的学子们都纷纷赞扬燕王仁义。
开玩笑,能不仁义吗?
很多人因此一飞冲天,结束埋头苦读的日子。
用后世的话说,之前很多人都憋了很长一段时间,现在科举考试结束只等放榜,东京城的各家酒楼再次变得爆满起来。
东京城,樊楼。
西边那座楼亭的暖阁已经成了禁地。
传说这是燕王和樊楼花魁李师师当年在此聚会的场所。
无论你有多大的权力,有富可敌国的财富都没有踏足此次的机会。
其实不仅是当年,就是现在这也是燕王和李师师的聚会的幽静之地。
这不,王铁此刻就在暖阁里与李师师对饮。
不要误会,除了对饮之外,两人并没有做其他过分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