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妻子给的理由也十分充分,燕王对考进殿试的读书人奖励十分太丰盛了,就算将来不做官只要拿到这些奖励,他们夫妻二人就可以收藏更多的书籍名帖,大家字画。
而且她已经用女扮男装的方式通过几个月前的发解试,相信这一次也可以。
妻子给的理由十分充足,所谓开弓没有回头箭,如果在这个时候退出,开封府的黄文炳会寻着考生留下来的地址找上门来。
是面对对内比较柔和的燕王还是面对凶名在外的黄蜂刺,你自己选择。
选择什么啊选择,你这是把我架在火上烤好不好。
赵明诚无奈,只能硬着头皮答应,这种欺骗行为令他终日恐慌不已。
妻子则没有那么多顾及,一来她出身书香门第对自己的学问很自信,二来燕王对天下有才之人的渴求,三来大汉日报上并无很明确的声明,不允许女子参加科举,她可以钻文字空子,就算被人发现也可以反驳。
就这样,赵明诚一家开始紧锣密布的准备科礼部会试。
……
胡铨,李易这些人也在王定六提前给他们定好的酒楼加紧时间冲刺,准备即将到来的会试。
街头的帐篷里,来自南方的黄公度,陈俊卿,陈修等人也在孜孜不倦的读阅各种书籍。
他们老家在福建、路途遥远虽然启程的早但还是落在很多人的后面,进东京城的时候已经找不到住的地方,幸好东京城提供帐篷给他们。
这种帐篷是军用的,很多东西都准备的有,帘子一拉,就算是春季二月都不觉得冷。
加上各大酒楼,藏身于街头巷子里的小吃店并没有趁着天下学子云集东京城而涨价,很多人的温饱都不用操心。
还有原西夏属地的学子,原燕云十六州的学子……都赶到东京城,准备参加燕王主政以来第一次大考。
……
很快初九来临,第一场会试正式举行。
所有考生提前一天进场,第二天正式考试,第三天离场。
第二场会试在十二举行,第三场在十五举行。
第二、三场科举都跟第一场一样,提前一天进场,第二天正式考试,第三天离场。
对于考试规则和日期王铁没有作出什么改动,依旧沿袭宋朝的制度。
他只是很人性化的让负责贡院生活的官员为考生们和各级官员,士兵还有各类为科举服务的人员增加了鸡腿和肉丸子汤来补充体力。
至于加餐的费用,是王铁自掏腰包出的。
陈东掌控的大汉日报中有一栏话本,就是转载了王铁从后世搬来的长篇小说。
王铁将争来的稿费搞成自己的小金库,关键时刻才拿出来使用。
这种事自然会在不久之后无意中流传开来,一众书生回想起当初参加科举考试那几天是燕王自掏腰包对他们的犒劳,对王铁自会是感激不尽,民心也小小的被他收割一波。
……
礼部会试的考试地点还是老地方,设立在东京城的贡院。
因为考试人数多于之前,燕王还特意令人增加考棚。
主考官为李纲和宗泽二人。
同考官为萧嘉穗,杨邦义,陆宰,辛赞,权邦彦,曲端,孔彦威和张伯奋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