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时间。
伍思源面对着大他一岁实则看上去比他还要小十岁的何大清感觉有些不自在。
好在何大清比较健谈,两人聊着聊着就消除掉了这一份尴尬。
期间,伍思源对于何大清很是好奇,虽然是厨师,但知识却很渊博,不仅能跟上他的节奏,有些话题上比他这位高中老师了解的还要深刻。
根据何大清所说,他有一手好厨艺,通过这一手好厨艺,结识了三教九流不少人物。
在通过与他们的交谈,慢慢的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所以开始请教,积累自己的知识底蕴。
对此伍思源表示很佩服。
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从文化上一直聊到了家庭上。
“何大哥,不瞒你说,我这两孩子可没少让我操心,两人一个二十五,一个二十三,都还没结婚,我这家庭条件也不差,相亲过好几次,就是一直没有下文。”
“我妻子死的早,父母家里到我这一代也只有我一人。”
“俩孩子到现在都还没着落,我这心里实在是愁啊。”
伍思源唉声叹气的讲述自己的家庭,说到何大清都有些共鸣了。
毕竟他的情况跟伍思源差不多,傻柱今年还三十了,还不是老光棍一个,何雨水还好,按照剧情,她距离嫁人也不远了。
不过剧情内,何雨水嫁出去后似乎过得并不好。
说白了,何大清可以不在乎傻柱,但是对于何雨水心里难免有亏欠。
这也是原身的某种执念。
。。。。。。
时间很快就来到了三点多。
火车也到达了京城。
何大清跟伍思源两人都带好了行李,下了火车。
临分别时,伍思源询问了何大清的住址,表示明天带着孩子来拜访顺便请他们一家人到东来顺吃涮羊肉。
跟伍思源分别后,何大清也坐上了前往南锣鼓巷的公交车。
望着窗外六十年代的京城,何大清沉浸式的体验了这个时代的风土人情。
稍显落后的基础建筑,满大街的符合这个年代的标语,来来往往形形式式的路人,都让他沉浸在其中。
没多久,公交车来到了南锣鼓巷。
何大清提着行李走下车,循着记忆中的路线,朝着95号大院走去。
今天是周五,工人们大都还在工厂上班,一路上只有家庭妇女的闲杂声和孩童的玩闹声。
走了没多久,何大清来到了95号大门口。
大门口处,一个身材矮小,上身穿着一白色短袖衬衫,下身短裤,脸上带着一双用胶布绑着眼镜腿的黑框眼镜,模样看着很精明的中年男子。
此人正是阎埠贵。
95号大院的三大爷,红星小学的教师,嘴上经常挂着吃不穷,花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的算盘精。
何大清看了看手表上的时间,才四点半,按理来说,这个时间点学生还没放学,阎埠贵身为老师倒是先回来了。
阎埠贵对外的人设是家里穷,但其实他家里可以算得上整个四合院数一数二的富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