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笛声呼啸而来,火车也随即停稳在站台前。
这时期的绿皮火车可不像后世,一辆绿皮火车会做的非常庞大。
仅仅是车轮,就比一个人还要高。
站台上也有专门的维护人员,检查火车的零件和进行擦拭。
还有工作人员提着水壶为往来的乘客提供热水。
所以大多数客人的身上都会带着一个搪瓷杯。
随着车门的打开,来往的人群背着大包小包的乘客不断进出。
何大清提着行李凭借着自己的身体素质连忙挤上前。
进到车内,混乱并没有终结,过道内挤满了乘车的乘客和出站的乘客。
工作人员也不断维护秩序,只是成果并不显着。
每个上车的乘客都紧紧的抓紧自己的行李。
这个时期治安形势严峻,警力有限,旅客急于赶路,遭遇小偷小摸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
甚至有的火车上还遭遇大抢劫。
幸运的只是损失了钱财,不幸的那就连命都交代在火车上。
随着出站乘客下车,何大清也挤上前占据了一个靠窗的车位。
没一会,一个大约四十多岁左右左右的男子坐在了他的旁边,随后从包裹里面拿出一个搪瓷杯,伸出窗口。
何大清也是同样的操作。
没过一会,站台的工作人员提着水壶给他们的杯子里面倒水。
随着站台内工作人员的哨声,火车烟筒也冒出黑烟,一阵隆隆声的响起,火车也开始启动。
火车缓慢的行驶,众多乘客也在这里的座位上坐好。
这时期的火车速度很慢,即便保定距离京城不足200公里,通常也要行驶四五个小时的时间。
因为临近中午。
上车的乘客也开始慢慢的从包裹里面拿出自带的干粮吃了起来。
何大清也不例外。
饭盒是杨明跟陈东林两人给他准备的。
打开一看,里面是一整盒的红烧肉还有一盒大白馒头。
红烧肉色泽明亮,看上去就令人口水生津。
“咕咕咕~~~”
就在何大清准备吃午饭的时候,旁边的男子肚子里传来阵阵咕噜声。
何大清转头望去,对方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不好意思同志,我因为赶时间所以没吃早饭也没带饭盒。”
六十年代国内铁路系统其实就开始引入盒饭服务,最初使用木质薄皮盒装,搭配荤素搭配的便当,价格约为0。3元至0。5元盒。
但具体情况还是存在着显着差异,只有少数几列长途火车有提供盒饭,其余的火车并没有配备盒饭服务。
所以大多数情况都是乘客自己自带干粮饭盒。
看着眼前这位带着眼镜的斯文男子,何大清笑着道:“既然同坐一列火车又同坐在一个座位上,那就是有缘,来尝尝我徒弟的手艺。”
斯文男子闻言连忙摆摆手:“不行不行,这怎么好意思,我忍忍就行了。”
虽然话是这样说,但斯文男子的眼睛还是时不时的望向那盒红烧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