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123

小说123>大话西游灵木决 > 第68章 石人峰(第2页)

第68章 石人峰(第2页)

万历十五年春分,石人峰的裂隙渗出第一滴血珀。晨雾中的山民看见,那些赤金琥珀如活物般在岩面爬行,所过之处,枯死的杜鹃重新开花,连石缝里的蕨类都长出了松针状的新叶。

"石人公泣血了!"最先发现的孩童指着峰顶。周石的断颈处,松针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生长,每根都穿透云层,将北斗星的光辉引入地心。李老真君望着满山血珀,突然想起五十年前在铜镜中看见的预言:当松针触到北斗,石人公的头颅将化作三十六座尖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阿婆的茅草歌

山脚的麻石巷里,七十八岁的张阿婆正在编茅草符。她的孙子曾被血珀救回一命,此刻正跟着哼唱古老的《石人谣》:"石人公,守山冈,头断血流润八荒。松针穿云连北斗,血珀化露护农桑。"

歌声传到石人峰时,周石的意识正沉入千年记忆。他"看"见了南宋的茶商、明朝的驿卒、还有那个总在春分给他戴山花的小女孩——她的后代,如今正用染血的茅草编织他的模样。眉心的松针血晶突然炸裂,将所有凡人记忆化作光点,融入每滴坠落的血珀。

真君的铜镜悔意

李老真君的铜镜映出了真相:五百年前,他为求升仙,曾在孽龙精的引诱下刻下催命符,如今符力发作,正加速周石的神格崩解。"对不起。。。"真君的拂尘扫过断颈的松针,将千年道行注入石体,"我愿以镜中世界,换你头颅重圆。"

周石的声音却在风中响起:"契约既立,何须悔棋?"他望着山脚下新插的稻秧,知道自己的头颅必须化作尖峰,才能永远镇住孽龙精的复苏。当最后一根松针穿透北斗天玑星,石人峰的颈间突然绽开金光——

四、七十二尖峰的守望

尖峰化形的星夜

血珀凝固的刹那,周石的头颅炸裂成三十六座尖峰,如北斗七星般散落灵山。每座尖峰的断口都闪烁着松针状的金光,峰顶的云雾自动聚成他生前的眉眼,在月升时望向山脚的灯火。

李老真君跪倒在新形成的"天玑峰"前,桃木剑化作青烟,露出剑鞘里藏着的《石人契约录》。上面密密麻麻记着周石千年间的每一次流血:宋淳熙三年救旱,明洪武九年抗洪,清乾隆二十年止雹,每次记录旁都画着松针与血珀的图腾。

云雨帽的新生祭

云雨帽自天而降,落在北斗阵中央的"天枢峰"。帽檐垂落的不再是甘霖,而是带着松针碎晶的光雨,每滴光雨都在地面凝成小石像,那是周石未完成的凡人模样。

"守约即可,无需赎身。"周石的声音混在松涛里,"记得每年春分,替我去看看小翠的后人。"真君抬头,看见天枢峰顶的松针正在编织新的星图,每颗星子都嵌着血珀,那是石人公留在人间的眼睛。

彩虹桥与松鼠祭

暴雨过后,灵山出现了奇迹:三十六尖峰之间架起七彩虹桥,桥身由血珀与松针凝成,每道虹光都映着周石不同时期的面容。孩童们追逐着彩虹,看见桥尾处有只通体雪白的松鼠,正用松针编织星图,它的尾巴上,还系着五百年前张阿婆留下的茅草符。

山脚下的祠堂里,新塑的石人公像前摆满了供品:茶盏里泡着带松针的云雾茶,瓷碟里盛着血珀模样的米糕,香炉中插着三十六根松枝。当第一缕晨光掠过石人峰,百姓们听见峰顶传来若有若无的叹息,那是周石在说:"人间的灯火,比天上的星子更暖。"

松脂琥珀的年轮

在石人峰颈侧的琥珀里,新的故事正在孕育。某个秋分的清晨,地质学家在琥珀中发现了微型星图,与三十六尖峰的排列完全一致;采药人在天玑峰的断口处,捡到了刻着"小翠"二字的松针,针孔里还渗着极细的金光。

李老真君的铜镜如今摆在祠堂香案上,镜中映着永恒的棋局:黑子是周石的石身,白子是人间的灯火,棋盘上的楚河汉界,正是石人峰颈间的那道裂痕。每当有山风掠过,镜中就会浮现周石的微笑,他望着山下的万家灯火,知道自己从未真正死去——

他是灵山的脉搏,是松针与血珀的共生体,是三十六尖峰永远的守望者。当北斗星再次偏移,当孽龙精的鳞片在鄱阳湖底泛起微光,石人公的血珀就会亮起,而那些染着松针的甘霖,终将化作人间最温暖的守护,在每一个需要的时刻,从石人峰的断颈处,轻轻坠落。

喜欢大话灵山请大家收藏:()大话灵山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