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123

小说123>霸王茶姬创始人 > 第333章 甄宓良言(第1页)

第333章 甄宓良言(第1页)

《霸王!》最快更新[630kan。cc]

并州刺史高干,是袁绍身死之后,投降于孙策,孙策给他封的职位。

他在赵室的官职实在是太高了,车骑将军、领并州牧、开府、仪同三司。

邺城陷落,宋军主力南归,但北伐之路并没有结束,依旧有宋室名将率军征讨不臣之地,向北进兵一路收复长城以南。

就在此时,高干审时度势率所属九郡,归附孙策。

孙策因而封其为扬武将军、领并州刺史、祁乡侯,以安其心。

但此时所有人都能看得出来,高干所领并州,尤其是他所统领的太原、上党一带,根本不受宋室管控。

所以听闻张纮之言,孙策啧叹一声,说道:“高干,这并能知进退的智士啊。”

他但凡稍微有一点眼力,也应该清楚,这种形势,不可长久。

宋室怎么可能允许他一个藩镇长期割据于并州之地?让他不受朝廷节度,不纳赋税,不听调遣?

那岂不是裂土封疆,给他封诸侯王了!

况且就算是汉室的诸侯王,都没有他这么大的权力。

如果他知进退,此时应该像张燕一样,果断的交出兵权,放弃一切军中影响,孤身带着几个老卒、亲信,与妻子数十人进入建康,享受公侯富贵。

如此作为,哪怕他在关键一战,表现得并不出众,但孙策要收天下之心,安稳黑山部众,绝对不会对他进行屠戮,反而会永保他的荣华富贵,锦衣玉食。

等孙策登基之后,天下列侯上百名,更不会去在意他一个小小的千户侯。

江陵千树橘,与千户侯等。千户侯并非直接统领千户封邑,而是把千户缴纳的赋税交给他,这点财富,孙策还是可以轻松拿出来的。

十几二十年后,他影响消退,只要不是谋反大罪,可以永享太平。

但高干正好选择了一条与张燕截然相反的道路,意图拥兵自重。

宋室现在无力再征战下去,所以只要稳住他,并州不起战事即可。甚至只要他不兴兵南下,劫掠冀州,哪怕他在并州用天子仪仗,朝廷都能忍耐。

可等宋室一旦缓和过来,几乎不用想,大军一定会兵进上党,剿灭这种割据藩镇。

到时候宋室已经拥有天下大义,精锐王师进讨不臣,他部下臣子都会拨乱反正,或刺杀高干,或举郡而降。

所以孙策说此方诸侯,既无远略,亦无良谋啊。

张纮回道:“此正是臣所思之处,高干之所以在并州拥兵自重者,因与朝廷互不信任之故。其不敢弃军而入朝,身居建康。故当此时,应安抚其心,助其招兵买马。”

“助其招兵买马?”孙策稍微诧异了一下,说道:“高干叛乱,已几乎是必然。若其降半年即复叛,助其招兵买马,岂不是反倒为害?”

安抚其心的效果,可谓是微乎其微。

最多拖延高干反叛的时间。

若孙策与朝廷发生战事,很难想象高干会不蠢蠢欲动。

而张纮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了个问题:“公其患敌众乎?”

这个问题,孙策毫不犹豫的做出回答:“当然不患,而患其固也。”

孙策当然不怕敌方人多势众,因为当今天下,敌方军队规模再庞大,也不可能比他孙策的部队更庞大。

况且宋室军队是开国之师,士气高昂,慓悍善战。

其他诸侯的军队多士气低迷,一触即溃,给高干五万精兵,也未必是三万宋军的对手。

所以孙策真不怕高干部队规模庞大,但他很在意高干是否得民心,如果他坚守一地,民心牢固,对抗宋军数月甚至一年,这是孙策绝不能忍受的。

比如他高干历史上与曹操交战,守在壶关一带,与曹操亲领的大军主力,激战七八个月,曹营所有名将齐上阵,却攻之不克。

这才是真正的大患。

张纮乃接着说道:“我闻并州名士仲长统评高干曰,君有雄志而无雄才,好士而不能择人,所以为君深戒也。如今观其行志,确乎如此。”

“其治并州七年,素贵有名,招致四方游士,士多归附。若固守于并州之地,安百姓之心,难以猝除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