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123

小说123>霸王茶姬创始人 > 第325章 宋室的朝堂派系(第1页)

第325章 宋室的朝堂派系(第1页)

《霸王!》最快更新[630kan。cc]

随着诸葛亮大军进围至下博,宋军在东线终于开始了第一场惨烈的攻城战。

这是宋军从上到下都不愿意见到的局面,一旦大军顿兵于坚城之下,北伐战事就很容易出现变故。

尤其是攻城战惨烈的伤亡,每天战死大量士兵,就使得诸葛亮营中的将校充满了怨言。

魏延天生胆大包天,从清河南下,配合诸葛亮进军之后,更是怨气冲天。

他虽然不是典型的江东才俊,但也是跟朱桓一样有着狂症,耻于人下。

也就是不愿当别人的副将,他在清河方向正无拘无束,高歌猛进,开疆拓土,好不自在。

结果一纸调令下令,他就被迫放弃向西方轻松的进军,被迫南下配合诸葛亮啃硬骨头,在下博城下碰的头破血流。

这种情况,很难让他不心生怨气?

大家都是将军,凭什么我们要受你诸葛亮节制?

要不是诸葛亮深受器重,常年担任都督,统帅一方,魏延早就沸反盈天了。

可即便如此,营中诸将也是纷纷物议诸葛亮,将他不会打仗。

没错,北伐受阻,诸葛亮承受的最大物议就是军中将校对他军谋能力的质疑。

造成这一切的最大原因就在于诸葛亮开战以来,就一直倚多为胜。

别看诸葛亮被誉为天下之奇才,宋军又猛将如云,兵精将猛。

可自开战以来,诸葛亮就没打过以少胜多的战役。

大战几乎全是倚多为胜的碾压性胜利。

因而从将校的角度看过去,诸葛亮就是只会打呆仗的统帅,倚靠宋室国力,对敌方进行碾压。

用军中将校所言,就他指挥的那些战役,拴条狗在那,宋军也能打赢。

尤其是宋军从北线调来上万士卒,开始对下博进行围攻后,诸葛亮的风评一时开始向李广利的方向迅速滑落。

魏延此刻就在大帐内含沙射影,说道:“宋公大举十万余众发起北伐,此乃关乎天下兴亡之壮举,若北伐不顺,将天下板荡,多年府库所积财富,恐一朝丧尽,自此天下攻守形势异也。诸将士正当思奋之时,左路、中路却几乎毫无建树,连累他人!更为竖子所累,诸军不得寸功,着实可恨啊!”

营中大将们皆纷纷附和,有人立即说道:“此乃诸军争奋,开疆拓土之时,缘何顿兵坚城之下,而籍籍不前?”

诸葛亮听的一清二楚,他们这是在抱怨左路跟中路吗?

他们这分明就在抱怨自己。

三路北伐,前后出兵在两三个月时间内都很正常。

右路先发,一路高歌猛进的同时,左路可能还没踏出疆域也不是什么奇怪的情况。

而此次北伐的更独特形势在于,宋军左路跟中路总共也不过五万余人,不到六万!

宋军十二万大军不可能全部参与北伐,总要留一定的部队镇守后方,稳定人心。

而北伐的军队中,右路独占了五万精兵,留给左路和中路的部队总共才五六万,却要面临赵军十余万大军的防御,能够牵制住他们都已经为之不易,怎么可能还大有建树?

双方国力相差不大,精锐军队都是十余万,如果当面锣,对面鼓的展开,宋军甚至能否突破赵军防线都不好说。

这也就是宋军神兵出奇,且部署轻重得法,才使得宋军能够在右路以多击少,取得如此辉煌战果。

都是身经百战的将领,他们不可能不明白这个道理。

之所以他们还在抱怨,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诸葛亮严重耽误了他们的开疆拓土以及斩获功勋。

所以诸葛亮开口说道:“诸位将军既知左路、中路难有建树,我等在右路就更应忠壮报国,为宋公解忧,力争一举破城,覆袁尚全军!”

“此战之重,不在于夺城多少,唯在于覆军斩将!所谓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我等若不能覆灭袁尚三军,纵夺取冀州大片疆域,其形势稳固之后,亦可轻易重夺冀州各郡。”

“若能覆灭袁尚部众,甚至斩首袁尚,哪怕常山、中山等郡不取,亦足以使冀州是震,乃至于赵室土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