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最快更新[630kan。cc]
诸葛亮大军渡过清河,即与周瑜联军北上攻破观津,乘胜而前,锋锐甚胜。
为应对如此危局,袁尚急遣将军苏由、马延等人攻之,但两战皆败,士卒皆还走,逃回安平国境内。
当此之时,宋军可谓兵势极盛,孙策以诸葛亮为都督将十余将北伐,声势浩荡,无人可挡。
袁尚大为惊恐,一边遣使向袁绍求援,一边意欲弃军而走。
弃军独走已经是汉末这些诸侯非常熟练的事情了,尤其是在战事不利的情况下,将领弃军远遁。比如陶谦与曹操对阵,也是在彭城与曹操交战不利后,弃军而走,遁逃东海。
但陶谦遁逃,能够重整局面,那是因为正处于乱世前期,诸侯们都比较菜,曹操打到一半就没有军粮了,不得不撤回去。
但眼下的局势,诸侯经过兼并,孙策已经统一南方,而且经过多年的励精图治,兵精粮足。
兵精、粮足!这是任何军事家都追求的最高目标。
强如韩信只能称为兵仙而不能称帝,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只能做到兵精,而无法做到粮足。
任何能够做到兵精粮足的将领,都能够成为一个时代的兵家之集大成者。
而孙策显然就是当世军神,他发起北伐,绝不会因为缺粮而退兵的,所以此刻袁尚一旦突围而走,那就是整个局势的崩溃,断送己方的局势,让宋军而坐胜矣。
所以在袁尚令亲卫准备车马时,他的太子洗马阴夔拼命的拦在袁尚帐前,劝阻袁尚之行。
太子洗(xian)马在如今又称太子先马、太子前马,顾名思义,为太子属官,侍从,太子出行时为前导。
这是太子最亲近的侍从官了,常年跟随在太子身边,所以可不经传召就来到太子身边。
阴夔这是河北营中有数的顶级谋士,只是因为袁营战败了,所以他的名声才不显著于后世,如果官渡之战的结局反过来,袁绍胜利而曹操战败,那阴夔就是相当于曹营荀攸、刘晔一级的谋士,至不济也是相当于毛玠、任峻、刘馥等人。
而且阴夔不仅仅是谋略出众,更声望卓越,曾担任大汉豫州刺史!
陈琳评之为忠壮果烈,有智有策,折冲讨难,计深虑远,勇不虚死,节不苟立,故乃建丘山之功,享不赀之禄。
当然他的忠壮果烈也是跟背景有关的,他是袁家故吏,正是依靠袁家提携才很早就担任了豫州刺史的高位,君子立身,当重恩义,他受袁家如此大恩,故而必报之以忠。
他是真心实意为袁家考量,不愿袁家因为举措失当,而崩盘倾覆。
所以他拦在袁尚身前,涕泪陈辞道:“殿下,今南北争锋,冀州凌迟,此诚乃社稷存亡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皆追思袁氏五世之殊遇,而欲效命于陛下及殿下也。”
“殿下统三军之众,孚赵室之望,切不可丧志士之气也。今虽兵凶战危,未及七国之乱时,吴王刘濞号令二十万众,同六国之师北伐。”
阴夔提及七王之乱,总算是让袁尚稍稍安心些许,可以安静下来听一听阴夔的谏言。
这场七王之乱只是由于被周亚夫干脆利落的平定了,所以显得影响较小。
但其声势之大,其实是历代叛军都难以比拟的。
也正因此,才吓得汉景帝刘启第一时间杀了大臣晁错,并向诸侯割地求和,请恢复诸侯王之前被削的土地,以换取诸侯们罢兵。
这个声势有多浩荡?仅是吴王刘濞一个诸侯王就在国中传令言‘寡人年六十二,身自将。少子年十四,亦为士卒先。诸年上与寡人同,下与少子等,皆发!’于是吴国境内凡是年纪在十四岁与六十二岁之间的人,都要应征,聚集起二十万大军,浩浩荡荡的汇聚联军,杀向长安。
如今孙策这个赵国分封的吴王也从南方起兵,发起北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