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下的物理学界也是如此,这座大山真实存在着。
自1687年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数百年来,无数物理学巨匠构建起坚实的物理学体系,它是后人的宝贵财富,却也成了前行的阻碍。
时至今日,国内外几乎所有学者都在艰难地搬运和消化这些知识大山,从意气风发的青年到白发苍苍的老者,望着这座愈发高耸的知识山峰,只能无奈喟叹。。。
曾经,众人寄望于绝世天才降临,能迅速搬开这座大山,引领人类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更进一步。
但随着理论物理不断发展扩充,人们逐渐意识到,这座大山已高不可攀,完全征服它近乎天方夜谭。
正因如此,物理学发展陷入了漫长的停滞期。
量子力学、相对论、经典物理、弦论……
这些理论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之前绽放出最为耀眼的光芒,此后便逐渐黯淡。
……
电脑屏幕前,骁睿和洛尘听着顾神的剖析,一时陷入沉默。
直播间里,弹幕如潮水般疯狂滚动:
“没想到物理学也被困在知识大山里,太绝望了!”
“难道物理学再也无法突破了?”
“难道我们再也无法窥探宇宙的终极奥秘?”
“可理论物理研究需要大量资源,普通科研人员根本难以开展创新性研究。”
“有没有可能从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中找到弦论的证据?感觉这或许是个突破口。”
“我觉得跨学科研究很有前景,之前化学和物理学结合就取得了重大突破,说不定生命科学和物理学联手也能创造奇迹。”
。。。
骁睿率先打破沉默,眉头紧皱,看向洛尘说道:“洛尘,没想到物理学界也面临这样的难题。顾神说得对,传统理论虽然是财富,但也束缚了发展。
但在这几大理论的框架下,不少科研项目都受限制。而且资源分配也是个大问题。
这就更需要我们运用独特思维,用有限的资源找到新的研究路径。”
洛尘推了推眼镜,目光认真,回应道:“骁睿,你说得很对。想要找到新路径,我们得先深入了解现有理论。
就拿经典物理来说,它就像一座根基深厚的老房子,1687年后,自牛顿发现万有引力、总结运动定律,便精准阐释了宏观世界物体的运动、力与能量的关系。
在它的指导下,人类制造出蒸汽机、内燃机,于18世纪60年代开启工业革命,在桥梁建造、机械设计等方面,经典物理都提供了精确理论依据。
不过,当研究进入微观和高速领域,经典物理就难以解释相关现象了。”
骁睿点点头,追问道:“那量子力学和相对论,是如何解决经典物理的困境的呢?”
洛尘耐心解释:“量子力学专注于微观世界,双缝干涉实验便是其经典例证。
1801年,托马斯?杨进行了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为波动光学奠定基础。1927年,科学家将这一实验拓展到电子领域。
实验时,科学家向两条平行狭缝发射电子,起初,电子像一个个小粒子,穿过狭缝后在屏幕上形成杂乱亮点。
但随着发射电子数量增加,屏幕上逐渐出现明暗相间的条纹,这是典型的波的干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