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123

小说123>雨烟倾世情动京城 > 第13章 爱可以消融现实的残酷(第2页)

第13章 爱可以消融现实的残酷(第2页)

不一会儿,苏雨烟抱着一沓真题物理卷走来,动作娴熟地将它们铺满整张桌案,纸张摩擦桌面的沙沙声,在静谧的房间里格外清晰。她坐定后,拿起红笔,那纤细的笔尖仿佛一台精密的示波器,在电磁感应大题上快速移动,精准地圈出一处处疏漏。

“楞次定律不是玄学。”苏雨烟声音温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她伸出手指,轻轻敲了敲傅景烁画歪的磁感线,“就像你每次进门前总先抬左脚,这都是有规律可循的。”

少年喉结滚动咽下的辩解,混着拿铁泡沫在喉间酿成隐秘的甜。

上午十一时,老式座钟的钟摆不紧不慢地左右摆动,每一下都像是一把锐利的刀,将那暖融融的阳光切割成一片片光影,在地板上交织出奇妙的图案。

傅景烁的化学笔记爬满苏雨烟的字迹。她巧思妙想,将电解池原理绘成了一幅秦淮河游船图,阳极氧化反应则化作了艄公竹篙轻点水面时泛起的粼粼水纹,生动又形象。

“看题。”苏雨烟似乎察觉到了他的分神,拿起钢笔帽,轻轻叩了叩他虎口处因长久握笔而生出的茧。刹那间,她指尖的温度顺着铜制笔杆迅速传导过来,傅景烁只觉得一股热意瞬间涌上心头,比浓硫酸遇水时那剧烈的放热反应还要灼人,让他的脸颊不受控制地泛起了红晕。

日影西斜,暖黄的余晖透过窗户,轻柔地洒落在屋内。一本翻开的生物图册静静躺在柚木地板上,光影交错间,投下褶皱的“山川”,像是微观世界里的奇妙地貌。

苏雨烟正专注地比划着遗传定律中的基因比例关系。傅景烁本在一旁认真聆听,不经意间抬眸,目光扫过她的手腕,竟惊觉她腕骨的弧度与DNA双螺旋结构的倾角有着微妙的重合,仿佛是大自然谱写的神秘密码,在这一瞬间悄然解开。

房间里,智能加湿器有条不紊地运作着,细密的白雾袅袅升腾。当吐出第五个白雾周期时,苏雨烟手中的红笔在摊开的数学试卷上不停游走,在导数与函数压轴题旁,她落下一行娟秀的字迹:“需加强练习”。

少年突然指着正态分布函数的钟形曲线,鼓起勇气说道:“你就像正态分布函数中的均值位置,总出现在我这个正态分布函数概率最大的地方,是我生命中最有可能遇见美好与幸福的所在。”

月光恰在此时漫过防蓝光眼镜,将函数与导数结合的方程染成栖霞山枫叶的色泽。

苏雨烟似乎未听见少年的数学情话。她推过草稿纸,袖口蹭到的咖啡渍在傅景烁看来像幅微型山水。少年盯着她手腕内侧随讲解起伏的淡青血管,忽然觉得那些绕日运动的黄赤交角,都比不上这道弧线接近永恒。

子夜的拿铁杯底沉淀着未言之语。苏雨烟手中的红笔在作文纸上轻轻划过,时而圈出精彩语句,时而写下批注。她讲解作文立意时,声音像山间流淌的清泉,又似浸过雨前新茶,带着淡淡的回甘,让傅景烁听得入神。

他一直对苏雨烟批改作文时那些独特的符号充满好奇,此刻,他终于参透了其中的隐喻。原来,每个“A+”符号的倾斜角度,都暗合北斗七星勺柄的指向。

一天的学习结束,傅景烁将两人写秃的笔芯插进景德镇青瓷笔筒。苏雨烟在整理咖啡渍斑驳的草稿纸时,发现所有晕染的墨迹都指向相同坐标——那是他们初见时半山御府的经纬度。

3

三月中旬,静谧岭墓园在闭园五十五天后,首次开启预约通道。考虑到特殊时期的防控需求,园方采取严格的限流措施,每日仅接纳200组家庭入园祭扫,且需凭借健康码提前预约。

这一消息传出后,那些积压了许久思念之情的人们,纷纷守在手机或电脑前,等待着预约时刻的到来,希望能借此机会前往墓园,与逝去的亲人“对话”,寄托心中的哀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晨雾像团浸透消毒水的棉絮,沉甸甸压着隐龙山墓园的铁艺大门,又像块浸满福尔马林的纱布,裹着排队人群的黑色衣角。

预约核验处的扩音器时不时漏出“滋滋”的电流杂音,在这片死寂中突兀地响起,打破了短暂的宁静,却又让压抑的氛围愈发浓烈,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凝重与哀伤。

苏雨烟紧紧地把爷爷奶奶的骨灰证贴在胸口,证角硬邦邦地硌在第二根肋骨的位置,那位置,是奶奶生前手把手教她辨认的胸外按压点。如今,物是人非,她的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骨灰证的边缘,仿佛这样就能再次触碰到爷爷奶奶的温度。

傅景烁撑伞的手往她那边倾了倾,细密的雨水顺着伞骨滑落,沿着被折起的《苏城防疫通告》的折痕蜿蜒而下,滴答滴答地落在满是泥泞的地面上。

队伍缓缓向前挪动,前面身着防护服的工作人员,抬手举起额温枪,枪口处的红外光点,在她光洁的额头游移不定,恰似一只垂死挣扎的萤火,明明灭灭。

“36。2℃”那不带丝毫感情的电子音清脆响起,而与此同时,身后干枯的树枝不堪重负,“啪”的一声骤然折断,在这寂静又压抑的氛围里,显得格外突兀,惊得周围的人微微一颤。

傅景烁手中的伞轻轻晃动,伞檐不经意间扫落了一串忍冬果。忍冬果砸落在青砖地面,暗红的浆汁四溅开来,在青砖上洇出了心电图骤停时那令人绝望的轨迹,仿佛连时间都在此刻戛然而止。

苏雨烟对通往B区22排的路径熟悉得如同自己的掌纹,甚至早已刻入骨髓。十年前,父亲下葬那天的场景至今历历在目,那时的她,带着地质罗盘,仔细地测过这排雪松的磁偏角,像是要用科学的精准,留住与父亲最后的联系。

脚下的青石板历经岁月侵蚀,表面结满了滑腻的苔藓,缝隙间倔强地钻出几株荠菜花。白色的花瓣上还沾着前夜的雨水,颤颤巍巍,像谁偷偷把ICU病房窗帘的碎布头,小心翼翼地缝在了墓砖的接缝处,透着几分不合时宜的脆弱与突兀,也无端勾起那些沉重又悲伤的回忆。

地面上,轮椅碾过的辙印里积满了隔夜的雨水,像是时光的深壑,藏着无数难以言说的哀愁。

苏雨烟缓缓前行,心中默默数着。当数到第七棵雪松时,父亲的墓碑终于映入眼帘。墓碑上,父亲的照片永远停留在了四十一岁,那年轻的面容,在岁月的冲刷下依然清晰,却再也无法回应她的思念。

雨珠接连不断地打在琉璃瓦的碑檐上,瞬间碎成几瓣,四散飞溅。看着这一幕,她的思绪不受控制地飘远,恍惚间回到了去年清明。

那时,奶奶还用这种瓦罐装着青团,蒸笼掀开的瞬间,滚滚白雾升腾而起,迅速漫过老人腕间那醒目的住院手环。

如今,物是人非,曾经的温暖与团聚都已化作泡影,只剩下眼前冰冷的墓碑和无尽的思念。

4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