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123

小说123>贞观逆旅归乡之途笔趣阁最新章节 > 第428章 延陀裂帐分封计县主开屏择婿时(第3页)

第428章 延陀裂帐分封计县主开屏择婿时(第3页)

归来之后,又一心扑在政务之上,为我大唐的典章制度、外交诸事,出谋划策,功绩赫赫。”

情绪激动之处李世民眼眶泛红,抬手轻轻擦拭了一下眼角。

“他平日里勤勉奉公,对待每一项事务都一丝不苟。朕每每与他商讨国事,他总能切中要害,提出良策。

如今他这一去,朕仿若失去了一条臂膀,大唐亦痛失一位肱骨之臣呐!”李世民的声音愈发低沉,满是痛惜。

沉吟片刻,李世民神色庄重:“朕决定,允温彦博陪葬昭陵,赐谥号‘恭’。

今岁才刚刚开年,老天是何其不公,便让朕痛失了文武两位贤臣呐!”

长孙无忌出列开口:“陛下治下,大唐肱骨之臣何其多也,只要众臣一心,定能成就贞观盛世,还望陛下多多爱惜龙体啊!”

李世民抹了抹眼泪:“太子代朕去送别一下吧!”

李治恭身领命:“儿臣遵旨。”

长孙无忌朝李治点点头,继续开口:“陛下,薛延陀分封之后,并无过激反抗,可见此计已成,可令单于都护府左右局势,增其效果。”

话刚落音,李治犹豫想要开口,李积立刻出列,神色严肃:“陛下,臣以为司徒此计不妥。

兵事与朝堂议政截然不同。朝堂之上,可多方权衡利弊,斟酌言辞。

但战场瞬息万变,战机稍纵即逝。如今我等仅凭薛延陀尚未反抗分封,便贸然行事,实乃冒险之举。

薛延陀虽未反抗,但其实力不容小觑,若我军贸然行动,引得他们拧成一团全力反扑,陷入持久战,于我大唐而言,损耗巨大。

再者,秦浩临敌较近,对当地局势最为了解,他既未主动请战,想必是觉得时机未到。

陛下既已令其便宜行事,此时朝堂贸然决策,恐会令秦浩束手束脚,影响他对局势的判断与应对。”

李世民坐在龙椅之上,微微颔首:“懋功所言极是。兵者,国之大事,不可不察也。

朕既已许秦浩便宜行事之权,便应相信他对局势的判断。

此事暂且搁置,仍令秦浩依实际情形决断,不必事事请示朝堂,务必以大唐北疆安稳为首要考量。”

房玄龄擦了擦额头的冷汗,看了眼长孙无忌,眉头紧皱,太子未确定前还处处示好,太子入主了东宫,便要卸磨杀驴?

“陛下,唐俭上奏,西突厥战事焦灼,乙毗射匮胜多败少,秦浩请旨封赏席君买,大唐出兵仅一千骑兵,无一伤亡。”

李世民眼睛放光:“无一伤亡?如何做到的?”

房玄龄嘴角扯了扯:“秦浩下了军令,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为西突厥死伤一人都是多余,还要扣军饷,因此。。。。。。”

话未说完,朝堂上便发出一阵哄笑之声。

李世民也被一番话逗乐了,沉思片刻,忽然神色凝重:“正则此语乍一听来似是戏言,实则暗藏兵法的深意啊!”

李积也满是赞同:“正则颇得卫公兵法之精髓也!”

李世民轻轻摇了摇头:“这可不是药师的风格,是正则自己的心得!叫什么来着?”

“回陛下,席君买,此子甚是机敏,茂约在奏折之中亦是赞不绝口,称其似是草原上的小狐狸。”

堂上又是一阵轻笑,李世民忽然来了兴趣:“年岁几何?”

“呃,这个不知,比陛下熟知的那个薛礼小上一些,但却颇为稳重。”

“秦浩是如何奏请的?”

“这个,正则没有具体奏请,原话是希望陛下能给封个勉强配得上寿春县主的官就好。”

李世民霍然起身:“你说什么?咦???这倒是个不错的想法呀。。。。。。!

传旨,封席君买为定远将军,此事,朕准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