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如晦凑近房玄龄道:“玄龄,正则的办法?”
房玄龄点点头,杜如晦了然,站在一旁边思索着可行性,边准备看搭台与拆台的对戏。
长孙无忌皱眉沉思,也觉得此策虽然听着石破天惊,但好像还真有可行性。
抬头看了眼李世民的神情,立刻明白陛下这是看上了取缔徭役,这个历朝历代皇帝都做不到的丰功伟绩。
先人一步出班奏道:“陛下,房相所奏之言振聋发聩,且各项细则切实可行,无论能否最终取缔徭役,都是个不错的办法,对解决当下的难题颇为实际,臣请旨担任此项工程的监理。”
下面的窃窃私语顿时为之一静,我靠,这个老东西太不要脸了吧,明眼人谁不知道拿到了工程,就相当于拿到了利益。
我们现在是在想风险多高,获利多少的问题,你他娘的不讲武德,张口就要监理之权。
长孙无忌一番无心之言,一下子让朝堂的风向变得诡异起来,世家的代言人也都纷纷出列奏请担任相关职位。
李世民对大舅哥的能力佩服得五体投地,无忌还是深知兵法的,这招声东击西,一下便将政策的矛头指向了工程之事。
见众臣闹哄哄的,李世民大声道:“众卿安静,监理一事容后再议,此策尚待完善,众卿有完善之策尽可道来。”
中书舍人李百药、左武候大将军郑元璹、殿中侍御史崔仁师分别出列代表各自身后的家族表态,在不动用徭役、培训百姓的前提下,又在调配材料、工程质量上相互争论。
李世民不住点头,钱呢?没一个人说银钱的事呢?
民部侍郎卢承庆出列恭敬道:“陛下,国库空虚,不知是否欲要发行国债。
为解朝廷之难,范阳卢氏愿垫付工程每个阶段所需资金,工程进行之中,朝廷分批拨给,
能使工程不耽误工期,待全部完工,验收合格后再给予剩余钱款,请陛下定夺。”
李世民双眼冒出精光,还得是民部的官员,一下便抓住了事情的关键,忙看向房玄龄。
房玄龄会意出列道:“卢侍郎所言一语中的,工程最大的困难便是先前的人员培训、材料的调配所需的银钱,微臣深以为然。”
侍中王珪出列道:“陛下,朝廷修路,不可完全交托于外人,
臣建议由工部负责技术支持、施工进度、路段测量及工程的验收,民部负责调配各路段材料所需,完成一段拨付一段的款项。”
杜如晦听了王珪之言,也不禁深深点头,这才是老成谋国之言,遂出列赞同。
李世民喜出望外,不禁又想起了秦浩那贱兮兮的笑容。
-----------------
朝会结束,李世民留下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戴胄、秦琼五人到了两仪殿,继续商谈具体的分工协作。
戴胄在朝堂之上不发一言,如今到了两仪殿,率先开口道:“陛下,说一千,道一万,这事也没人干过,谁能保证如此行事不会出什么乱象?”话一出口,众人皆是一愣。
李世民看着戴胄,埋怨道:“玄胤,方才朝堂之上为何不言?”
戴胄苦笑道:“陛下,唯今只有此法,臣不是反对,而是提醒,与那些世家之人无谓的争吵实为不智。”
李世民微微颔首道:“玄龄,此策你认为有多少把握,毕竟关乎行军大事,大意不得啊。”
房玄龄看了眼杜如晦,杜如晦会意,开口道:“陛下,玄龄不便直说,那便微臣说吧。
此事既由正则建议,不若下旨让其配合工部进行监管。况且之前蝗灾一事,叔同便与正则合作颇佳,相信这样安排便可防患于未然。”
长孙无忌还想再争取一下,“陛下,臣亦有意愿。可。”
李世民直接打断道:“辅机,高阳与冲儿的大婚在即,这等小事便不要参与了吧。”
长孙无忌顿时噎住话头,心有不甘却又无可奈何。
秦琼坐在一旁有些尴尬,也不明白这种事情让自己一个武将来,能发表什么意见,
但又不好默不作声,搜罗遍脑中所有的知识,开口道:“陛下,让怀道参与此次工程巡查之事吧,对他也是一种锻炼。”
李世民点头道:“叔宝所言,朕准了。”
其他四人都望向秦琼,啥情况,本来这事就不该让武将来的,这咋随便说句话就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