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123

小说123>贞观逆旅归乡之途笔趣阁最新章节 > 第197章 桃源书售惊宫闱火炕奇谈引圣啐(第1页)

第197章 桃源书售惊宫闱火炕奇谈引圣啐(第1页)

诏书的影响还未停歇,城中突然冒出个更劲爆的消息,瞬间便让郑氏纳嫔的事件烟消云散。

长安城各坊市到处都有传单,上面清清楚楚的写着:启蒙书籍《三字经》、《拼音法》预售,预订价格三十文每本,十日后凭票领取,领取地点嘉会坊与升道坊桃源书店。

普通百姓之家,有谁能舍得买本书籍。三十文,正如之前秦县子的广告语一般,你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

关键这上面还说了,拼音法免费去桃源学堂听讲,学会后便能自行阅读这本带有拼音标注的三字经,学会之后便可自学文字。

这个消息仿佛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了千层浪。无论是达官贵人的深宅大院,还是市井小民的简陋居所,都在纷纷议论着这前所未有的学习方法。

桃源庄这个名字迅速便被所有长安人知晓,正式进入了大家的眼线,这才有人后知后觉,之前貌似路过一个店铺便有桃源字样。

一时间百姓纷纷就近跑到嘉会坊与升道坊的书店相询,店员们也都不厌其烦的给大家解释,服务的热情让人感觉胜过几百文一本的书店。

一些家境殷实且重视教育的人家,当场便掏出钱来预订,想着即便效果不佳,也权当为家中子弟多一种学习尝试。

而那些贫苦百姓,虽囊中羞涩,却也不愿轻易离去,围在店外久久不散,盼着能有更多了解,或是期待着价格能有松动或有其他转机。

秦忠祭出少爷交待过的大杀器,开口道:“父老乡亲们,这个价格只是预订才有的价格,正式售卖后每本五十文,你们都去过正常的书店,知道一本书籍的价格低廉都要几百文,我家少爷此次是为了让大唐的百姓普及识字才做出的牺牲,这两本书虽不能让家中的孩子金榜题名,但却能让他们不再像父辈一样目不识丁,这就是少爷的心愿。”

“想想不识字给你们的一生带来的痛苦,想想不识字给你们的一生带来的贫困,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有想法的别犹豫,还犹豫的往后站,预订的人都拿好印刷好的书票,丢了可就没法补了,十日后便到店中用票换书即可,现在开始预订。”

一番热情洋溢的宣讲之后,人群中开始出现了一些骚动。一些原本还在观望的人,被秦忠的话语深深触动,尤其是那句“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如同一记重锤敲打着他们的内心。

一位老者缓缓走上前来,他那饱经风霜的脸上写满了坚定:“俺虽然没什么钱,但俺知道读书是好事。俺这一辈子吃了太多不识字的亏,不能让俺家那小娃子也走俺的老路,俺预订一本拼音法!”说着,颤抖着手从怀里掏出了一把带着体温的铜板。

有了老者的带头,不少人纷纷响应。一位年轻的母亲,抱着年幼的孩子,眼中满是期望:“我想让我的孩子以后能有出息,能做份需要识字的活计。这书我订了,就盼着他能早日识字明理。”

不一会儿,预订的队伍便排了起来,人们依次上前,将自己辛苦积攒的铜板递出,换取那一张小小的书票,仿佛那是开启孩子未来光明之路的通行证。秦忠和店员们忙得不可开交,一边收钱给票,一边耐心地解答着众人的各种问题。

两个坊市的乱象迅速引起了金吾卫的重视,消息很快便传进了太极宫,立政殿中的李世民与长孙皇后听闻也是相互对望,颇感震惊。三十文,这是多么逆天的价格,完全超出了二人的想象。

在他们的认知里,书籍向来是昂贵的物品,只有富贵人家才能大量拥有,普通百姓鲜少有机会接触。而如今秦浩竟以如此低廉的价格预售,这背后的深意与可能引发的波澜让他们陷入沉思。

李世民目光中透着疑惑与好奇:“观音婢,你说这秦浩到底打的什么算盘?这般低价售卖,难道仅仅是为了普及识字?可如此一来,他能有何收益?”长孙微微摇头:“陛下,臣妾也猜不透。但若真能让更多百姓识字,开启民智,于国家确是好事一件。”

李世民站起身来,负手踱步:“朕也知这是利民之为,可这等扰乱书市之举,必会引起世家大族的反击,恐起波澜,朕是该劝止还是任其发展?”

长孙皇后思索片刻,说道:“陛下,不妨先观望一番,待长乐回宫再细细详问吧。今日带队的那个叫刘能的老者与我说,秦浩交待过要宫中派一名太监去庄上参与账目的监管,这样对双方来说才算开诚布公,臣妾觉得正则办事是真真细心,之前还觉得有丽质在便没有关注此事。没想到正则都一一考虑周到了。”

李世民叹道:“这个臭小子常挂在嘴边的话便是,亲兄弟,明算账,啊呸,不恰当。意思就是再亲近之人也要账目清晰,这样才能相处得久远。如今思之,颇有道理。唉,朕总是对他的那个师父好奇,多番打听,却甚是神秘。只听闻医术方面的传闻,这般经商之道我实在是想不通,一个山中的道士是如何练就的这些本事。”

长孙笑道:“奇人异事,并不少见,天资聪慧之人也不是我们所能理解的,二郎莫恼,臣妾不是贬低自身,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所长,也必有所短。”

李世民颇为认同:“朕有自知之明,领军打仗,朕自问不差任何人,治国安邦还得要依靠能臣,确是这个道理,或许真有天赋异禀之人吧。派个勤快之人去庄上,还得是个识文断字的,高福经常使唤的那个张勤如何?”

长孙点了点头,叹道:“那个小太监臣妾看着颇为可惜,长得那般标致,却入了宫当了太监,看来大唐的百姓还很艰难。我多想在瞑目之前,见到二郎治下的大唐盛世。”

李世民动容道:“观音婢,一定会有那一天的。朕不容许你总说这等不吉利的话,等秦浩回来,时间也到了,就让他给观音婢施针。”

-----------------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