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是死到临头才知道怕,也是因为大明的速度太快了。
短短二十余年,征服了大半个世界。
但是李策凌仍然没有拿定主意,他还要等大明方面的消息。
李策凌也知道现在的局势困难,所以在投明和抗明之间,仍然不敢轻易做决定
“等过了年吧,等等大明方面的消息,再看看年后大明有没有新动向。”
渥巴锡倒是知道,李策凌当时也安排了鸿胪寺的人员,专门去调查和确认大明的态度。
但是渥巴锡同时也担心,李策凌现在犹豫不决,可能会错过最后的机会,枉费了自己谈下来的最好的局面。
所以渥巴锡就连忙提醒说
“陛下一定要尽早做决定,俄国人对我们的警惕并没有完全放松,奥斯曼国内的局势也算不上稳定。
“我们三方能把事情决定下来,同时也能消除俄国的顾虑,帮助奥斯曼塞勒姆大汗控制局势。”
李策凌稍微沉吟了几秒钟
“现在就可以开始与俄国做正式的谈判,就按照老弟你已经私底下谈好的方案,去把正式的盟约谈妥了。
“我根据大明方面对大顺的态度,决定是否最终签署批准这份盟约……”
渥巴锡终于明白了李策凌的意图。
如果真正臣服大明更加有利,这份与俄国和奥斯曼的盟约,正好可以作为麻痹他们的诱饵。
到时候配合大明突然袭击,打俄国和奥斯曼一个措手不及。
不过这种事情只能做,如果直接公开说出来的话,很可能有损君王的声誉。
渥巴锡最终只是恭维了一句
“陛下老成持重,实乃我大顺之幸事……”
两人把正事谈完了,就继续聊了一些闲话,就让渥巴锡回去休息了。
李策凌继续处理顺国的内务。
五天之后,鸿胪寺卿专门来求见李策凌,显然是大明的态度基本确定了。
李策凌马上召见顺国鸿胪寺卿,也是单独见面,这种事情还不能在朝会上公开讨论,否则可能影响统治稳定。
鸿胪寺卿躬身行礼,李策凌挥手回应,也不专门赐座,就直接问他正事
“如何?”
顺国朝廷上的普通臣子,都是李策凌真正的下属,李策凌面对他们的时候,就是居上临下的君主姿态。
态度与面对渥巴锡的时候截然不同。
鸿胪寺卿马上说
“臣安排了几批使者,多次接触了大明鸿胪寺和礼部的多个官员。
“他们虽然没有办法直接专门去确认大明皇帝的态度,但是大明鸿胪寺的官员平时本来就会得到大明皇帝的谕旨。
“大明皇帝对海外藩国的态度如何,对几个比较特殊藩国的态度如何,他们本来就心中有数。
“否则他们自己平时面对藩国、海外邦国人员的时候,也不知道如何处理。
“对于咱们大顺,大明皇帝的态度应该是让我们变成真正的藩国,内外大政律令都要唯大明朝廷马首是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