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简烜对无缝钢管工艺方向做了引导,然后就拿起了桌子上的一把步枪,拉动枪栓看里面的结构
“除了子弹之外,这几杆枪的性能有什么明显区别?”
宋问道站在朱简烜身边介绍
“大王,大家按照您的思路,早期分头拟定出了十几种不同的设计。
“经过研讨评判之后,排除高度类似的,以及有明显缺陷的,选出了三种设计方案。
“每一种都做出了三枪样枪来实际测试,测试结果基本符合设计方向。
“甲型枪的枪机最为坚固,闭锁也最为紧密,枪口初速最高。
“有效射程也是最远,范围能到五百到八百米。
“但是枪机操作不灵活,极限射速相对较慢,应该不到每分钟二十发。
“乙型枪枪机操作更加灵活,所以射速也是最快的,至少能够达到每分钟三十发以上。
“但是枪机不够坚固,闭锁也不够紧密,弹道和射程参数都不如甲型。
“丙型枪单独设计了机匣,设计了可更换的弹匣。
“根据配套的弹匣的大小,最多可以安装十六枚子弹,是设计轻型机动火枪时形成的副产品。
“护木分成了前后两段,相对而言更方便生产。
“但是机匣和弹匣都不容易生产。”
朱简烜脑子里面没有任何步枪的准确图纸,当初只是提出了栓动击发枪的设计思路。
最终实际设计都是工匠和弟子们完成的。
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想法,当然会形成有明显差异的设计。
进入决赛圈的这最后三种步枪,相互之间最重要的区别是闭锁结构不同。
闭锁更加牢固的操作较慢,闭锁方便的就不够坚固。
朱简烜感觉第一种有点像德国的毛瑟和俄国的莫辛纳甘,第二种设计有点像英国的李恩菲尔德。
当然,结构都不一样,只是特征有些近似。
至于第三种,朱简烜也看不出像是哪种步枪,但是却能看得出这东西的设计超前了。
弹匣这个在后世很常见的设计,在这个时代却不是很好制造。
在拉大栓的时代,步枪弹匣数量也不重要。
步兵一场战斗都未必能打完五发子弹,装多了子弹会很明显的浪费资源。
关键是这时候的无烟火药不安全。
朱简烜考虑了一会儿,在决定选用哪一款作为最终制式步枪之前,又问了一个关键问题
“相同口径的枪管都是一样的吧?子弹也都是能够通用的吧?”
宋问道马上回答
“禀大王,枪管是通用的,八毫米的步枪管,阳径都是七点七毫米,阴径也都是八毫米。
“子弹也都是通用的,不过甲型步枪理论上可以使用装药更多的子弹,未来可以继续优化装药工艺。”
线膛枪有膛线,所以枪管内是凹凸不平的,口径数据自然也就不只有一个了。
测量相对膛线凸出部分的距离,得到的就是最小直径,又称阳线直径。
测量相对膛线凹陷部分的距离,得到的就是最大直径,又称阴线直径。
子弹的最大直径,通常与阴线直径相同。
若是制作工艺较低,可能会把子弹直径故意做小一点点,以避免使用中发生炸膛事故。
所以一杆枪和对应的子弹放在一起,通常长有两个甚至三个口径数据。
平时用来当型号用的数字,可能是这三者中的任何一个,也有可能三个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