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当时直接允许殖民地人民独立,也只是失去这一块殖民地而已。
“当然,现在讨论这些事情已经没有意义了,我们已经失去了全部。
“而且,领土交易的问题,不是和约的组成部分,不需要马上做出决定。
“和约本身如果没有问题的话,还请陛下能够尽快批准协。
“我们需要尽快将批准书交给大明,换回所有的俘虏。
“尽快结束战争状态,尽快恢复商业秩序。”
福克斯其实不是很希望国王真的接受交易。
福克斯对加拿大真的没有什么兴趣,对国王的声望之类的问题也不怎么考虑。
汉诺威确实是独立王国,但因为和英国的共主关系,英国商品能通过汉诺威输入德意志地区。
福克斯更加乐意直接放弃加拿大,同时不让大明的商品直接渗入德意志地区。
现在首相罗金汉侯爵和内务大臣谢尔本伯爵,两人对着国王乔治三世动之以情又晓之以理。
已经把乔治三世劝的差不多了,他却忽然跳出来刺激乔治三世。
乔治三世本来就反感福克斯,听到他现在在自己伤口上撒盐,怒火直接失控了。
以至于突然格外厌恶英国的政治制度。
如果自己一言九鼎的君主,福克斯就不敢这么嚣张。
于是,乔治三世国王忽然说起了他太爷爷乔治一世经常做的事情
“我准备回汉诺威一段时间。
“一是仔细的看看这份协议,将这些沉痛铭记在心里。
“二是认真考虑大明的领土交换提议,与汉诺威当地的臣民讨论这件事情。
“至于英国的事务,就暂时交给诸位处理了……”
福克斯顿时瞪大了眼睛,他意识到国王真的生气了。
国王直接跑路回汉诺威,而且明显要拿着协议不批准。
故意让英国拖着与大明的战争状态。
故意不换回英国的俘虏。
这会让英国上下很难受。
如果是和平时期,没有外部一堆麻烦事儿的时候。
统治集团巴不得国王在外面鬼混,什么日常事务都有他们自己讨论着决定。
但是国家有大事的时候就不行了。
这个时候的欧洲,还没有形成主权在民的普遍认知,国王就是名正言顺的国家的主人。
平民百姓和官员都认可和接受这一点。
关键是其他国家也接受。
国家的重大事务,宣布法律和宣战停战,都需要国王签字。
没有国王签字,本国百姓和外国的君主都不认。
国王跑路的时候,这些事情就办不了。
如果是欧洲的国王被俘虏了,他们不能选择重新立一个,而是花钱把国王给赎回来。
倒是神洲历史上早就有了民本思想的基础。
也就是民贵君轻,社稷次之。
神洲的皇帝,其实很早就已经是所有国民百姓的皇帝了,而不只是国家所有土地的主人了。
欧洲直到拿破仑才搞出了法兰西人民的皇帝。
这时候的欧洲国家没有放弃国王再立一个的政治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