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以。黛玉都还在用晚膳的时候,就有不少姑娘打着“探讨诗书”之类的幌子,到了万芳苑来拜访迎春、宝钗二人。最后凑齐的竟有十余个。而剩下的、临近的院子里,想来还会有不少。
在众人看来,迎春、宝钗两位的婚事,应该都是贤德妃有兴趣管上一管的,但不等于她们就对外面的那些公子哥儿没兴趣了不是?
且这一次到底没有了那些夫人约束,皇后等贵人基本上是不管她们的。是以,在吴家的吴织有些大胆的提出了在苑中的一个亭子赏月之后,几乎所有姑娘都或羞涩,或不吭声的同意了这个建议。
因着这个,迎春才遣人将黛玉给喊上了。
都知道黛玉的婚姻如今还早,但既然面子上说是要办个小宴,可不能将她落下。
而再之后……
管事较多的元春那边,和本来不怎么管事的吴贵妃那边,都遣人送了些点心过来,这简直就是无言的支持了。
送点心的宫女,和来往服侍的宫女们顺势说起外面的事情时,姑娘们也就顺势听了下去。
黛玉虽对外面的大部分公子哥儿都没兴趣,但她自然也有关注之人。是以也安安分分的坐在了那儿,再没说什么惊人之言。
消息在那个愚蠢的公子哥儿跳出来说要比试弓马之后,变得越发频繁起来。如张滦和宝玉等人,压根儿就没关注那个家伙的名姓,也认不得他,这行宫里的姑娘们倒是都知道了,这位也是勋贵之后,不过当初的祖上也就是个伯爵,并不十分有名,长辈又没有王子腾那般“长进”的,早就没落了下去。
而接下去,自然是张滦和宝玉两人的大出风头。
可惜,除了黛玉自己,其他人的关注点,多半都在宝玉身上。毕竟张滦是道门出身。身上又很有些神秘之处。对大部分的姑娘们来说,都太过陌生,也联系不上。
倒是宝玉……
是贤德妃的亲弟弟不说,迎春也是他的堂姐。而宝钗更是和他有“金玉良缘”一说!
在双方比试的时候,自然不可能有宫女一一将情况禀告——她们也看不懂。但这个时候,与会的大部分姑娘,却都将注意力摆在了宝钗身上。
便是以宝钗的修养,这会儿却也有些不自然起来。
但她却也不是全然不动容的。
尤其是在忐忑了一段时间以后,就有宫女兴匆匆的来说了。“姑娘们,可是好消息呢!张将军和贾公子年纪小了那么一截,赢自然是赢不了了,可也没输!都说瓦刺那边,是他们部落里的勇士!皇上可是高兴了,当场就说要让贾公子进腾骧卫!””
旁人不谈,宝钗的心里简直有些不是滋味。
尤其是她注意到,有好几双眼光,带着羡慕的扫到了他的身上。
虽她不喜武夫,又觉得这天下大抵太平……却也不得不说。宝玉不算是个太坏的人选。要紧的是,还是知根知底。
如今更是入了皇上的眼!
可是……
幸好她们还都有礼,不至于当面恭喜!
宝钗略有些纠结,迎春却到底是宝玉的堂姐。她对宝玉的努力还是看在眼里的,虽然依然还不算是喜欢他,但自从看透了自己。对他的感觉也好些了。
因此,她名正言顺,笑意吟吟的说“你仔细说说,到底是怎样的?”
亲戚相问,说起来也名正言顺。那宫女本来就得了指示,当下又将打听来的细节说了一通。
可是,她也到底不懂弓马之事。
虽然热心,但能说的其实不过。不过就是些比试很精彩、其他的公子哥儿们交好、皇帝欣赏、藩属使节无话可说之类的情况。
其中,唯有皇帝的话说得最是详细。对宫中人来说。皇帝的态度,也确实就是最重要的!
也因此,旁人都当做八卦听了,随众称赞、遥想了一番张、贾两人的前途,黛玉却有些皱起眉来。
她知道。张滦如今肯定已经有些事情做得很好。
她也看到过,宝玉在南下北上时的表现。受伤时的表现,还有杀人时的表现——他是不是帅才,她还无法判定。但他可以做个猛将,却是黛玉一早就肯定了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