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宫正殿。
弘治帝坐在他的皇帝宝座上,脸色阴沉。礼部的几个臣子、一干宗室子弟和有官身的勋贵子弟、重臣子弟分列两旁,基本上都是眼观鼻鼻观心。就是差点儿在眼睛里写明白了“我看好戏”的瓦刺使节,都聪明的低头做出了掩饰。
——他们是硬赖进来的,打着关心上国皇帝的名头。要是露出幸灾乐祸的端倪来,只怕那皇帝如今真能把他们赶出去!
而在大殿的中央,几个京营的将领一个个噤若寒蝉的跪在那里。
他们没法不噤若寒蝉。
这次的事情,不管怎么推脱,都肯定是他们的责任更大!羽林卫才来了几个人?金吾卫又才来了几个人?加起来只怕一个山头都没法彻底围住。
猎场那么大的范围,封锁四周的,全是京营的军队!
而被刺客潜入,当然是他们的责任更大!
当然,若是可能,他们也想推卸责任。虽然推给羽林金吾不行——皇帝不会买账——可京营里真正负责细节的还是那些百户、千户……谁能保证都是皇帝这一边儿的?
那么大块地方,有那么一个两个手稍稍松点,就可能把刺客给漏进来了……
可惜,单是皇帝的表情,就让这些京营将领不敢轻易为自己争辩!
那日本来的使节,一赶到行宫就忙忙的上前请罪,说绝不是他们日本人行刺,又自告奋勇。要帮着陆云松等人去检查尸体。
现在皇帝的意思,明显是要等到出个结果,再来讨论其他。
可是……
京营的几个将领就算是绞尽脑汁,也想象不出。要什么结果,才能让皇帝对他们网开一面?
沉寂的气氛延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弘治帝当然知道,在女眷那边也有很多需要安抚的地方。可他现在委实半点心情也没有。再者,也还有皇后和贤德妃。
……经过这事情之后。元春是肯定要受罚了。
弘治帝在等着消息的时候,脑袋里没转什么闲事,却还是想到了这一点。他其实很清楚,元春并没有什么过错。就是他自己这边,若不是有个小姑娘及时提醒,只怕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
但是,重伤、破相、被掳……这些事情,一定要有人给个交代!
众所周知,吴贵妃是不管事的。那么。责任就只能由元春挑起来。
想到这儿。弘治帝也不由皱眉。他昔日里宠爱吴贵妃,不只是因为她生得娇柔、懂得撒娇卖痴,又懂得以诗文希合上意。还同时因为她的不管事!
宠爱她,没有任何后宫干政的危险。
但现在看来。这完全不管事,也不行啊。真要后宫帮上一把的时候,什么都做不到。若是吴绚稍稍管一点事,那观望台上的情形,都会好上不少!
若是担心后宫干政……如今他还年轻,也不是没有制衡后宫的手段……
就在弘治帝的心思稍稍偏移之际,金盛、张滦和那个日本使节鱼贯回到了正殿。
金盛曾行走江湖,张滦对倭寇颇有了解,加上一个一脸委屈自动请缨的日本使节,他们是检查尸体的主力。
不过,这个时间比弘治帝乃至于其他人的预想,都要短了那么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