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因为对方的态度而感到隐隐的不适,韩晓还是被磨得说了出来。
“就像是,一个人老是对你念叨这种话,或者是很多个人,都对你说过一次这种话。”
“嗯,不是说哦。”
听见韩晓的回答后,青年才心满意足的笑了起来。
看啊,这世间的一切尽在他的掌控当中。
他一直都是这么想的。
这种情绪对青年而言,并非是一种优越的满足感,而是一种理所当然的事情。
“是表现啊。”
“表现?”
喜爱着黑暗的青年,无论是从生理还是心理上,都厌恶着会“燃烧”他生命的阳光。
他在黑暗中永远拥有着比常人更敏锐的视觉。
所以在这一片漆黑当中,只有一楼的楼道旁能见到手电筒的光线和志愿者在昏暗的光线下影影绰绰的身影的空间里,青年能够清楚的看见韩晓脸上的困惑。
可让青年所无法理解的是,韩晓居然没有一丝一毫的……其他的情绪。
他没有感到不耐烦,也没有觉得无聊,只是觉得话题能够进行下去就行了。
可也没有因为能和青年将话题进行下去,而感到开心或者是激动的感觉。
这就是在黑暗中结识了一个陌生人的好处。
对方因为看不见你的样貌,所以无从揣测你的具体身份。
因为不知道你的姓名,所以无从得知关于你的讯息。
“嗯,我能看到那些人脸上的‘表现’,他们的心里一定是这样子想的。”
青年讲起他口中的“那些人”时,语气中充满了一种嘲讽。
韩晓觉得,就算自己看不见,也能想象得到,在黑暗中的这个人的脸上,一定浮现出了一种态度轻慢的笑容。
那种笑容,一定是极度的……让人感到不甘心。
万幸,韩晓上辈子早就习惯了被人轻视的事情。在万丈光芒的大明星的身旁,他不过是长得还算能上镜的编剧而已。
编剧和导演的名字,永远没有明星的名气来的大。
在好莱坞的制片人制度大行其道之前,导演和编剧才是手握重权的那一方,在人前万丈光芒的大明星们,在片场里,面对决定了他们角色“生死”的导演和编剧,什么权利都没有。
在这个国家里,早在半个多世纪之前,演员的地位是远远不如导演和编剧的。
没办法啊,后者怎么说都是文化艺术的工作者,而前者,说难听些,不过是戏子而已。
让艺人们的地位急剧上升的这半个世纪的今日,那些朱门大户里出生的主人家们,也还是会带着轻蔑的态度来看待那些艺人们。
他们能够带着尊敬的态度来面对的艺人,也不过是些在这个圈子里混成大家前辈的泰山北斗,以及捎带上一个肖于熏而已。
肖于熏的人品之佳,就算是朱门大户的那些挑剔到死的女人们,也能慢吞吞地夸上一句“出淤泥而不染”。
在发散性的思维扩展了几秒钟后,韩晓才慢吞吞地回了话。
“你还真是一个……”韩晓对于青年那种态度,找到了一个形容词,“阅读者。”
“阅读者?”
“在文字的故事里,为了让人理解书中人物的情绪,所以会用各种各样的情绪词语为对方做说明,比方说,‘他的眼中闪过一道阴郁的光’,‘她心中的想法,全都写在了脸上’,‘在她这份欣喜若狂的表现之下,却被他看见了背后的泪水’等等这种的描写……都能让读者通过文字看到,降低阅读理解的难度。”
“你觉得,我看到别人身上的‘表现’,就像是小说之外的阅读者?”
“不是我觉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