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青州各大赌坊都在开盘赌院试案首花落谁家。
卫公子,你已经连中两元,不想抢一抢小三元之名吗?
前两天我经过赌坊,发现如今各大赌坊赌的案首人选中,您的赔率很高。
估计是庄家看您年轻,觉得您可能不会中。
要不您也押自己一把,赢了可是一赔十。”
听到侍墨的话,卫辞有些意外,没想到古代的赌坊还会赌科举考试。
不过案首之位,卫辞还真没十分的把握。
毕竟院试和府试不同,参加院试的考生中,不乏有连中两元者。
卫辞听说去年临县的县府双案首孟舟行也是今年考院试。
孟舟行可有个大儒师父,自小就才名远扬,听说他还会双手同时写字作画。
只凭这一点,足以证明人家能一心二用。
想来他的读书天赋绝不低于卫辞,而且人家今年15了。
这样的天才拖到这么大才考童生试,不就是为了那小三元吗。
卫辞可不敢保证自己能稳赢这样的天才。
且院试的考试对象是童生,有很多已经考了好几次院试的童生。
也不排除人家能在考试中厚积薄发,一举夺魁。
卫辞虽然在读书一道极具天赋,可他毕竟今年才九岁。
光年龄这一点他就不占优势,因为很多考官会觉得年少的学子浮躁。
甚至会“压一压”年龄较少的学子的排名。
卫辞也不敢保证,此次院试的考官中会不会出现看不惯少年得志者。
总而言之一句话,卫辞对院试案首,还真没太大的把握。
在这种情况下让他赌一把自己能夺得案首,卫辞还真不想花这个冤枉钱。
于是思来想去,卫辞拒绝了侍墨的提议。
与此同时卫辞却不知道,他不愿押自己能夺得院试案首,有人却很积极。
这个人就是他的亲爹卫岳。
卫岳上次来青州陪卫辞考试,临走时进了一批青州的货物回去倒卖。
多多少少挣了点钱,这次又来青州,卫岳自然想要再干一票。
结果他就在打听货物的时候,听到了赌坊押院试案首的事。
怀着好奇心卫岳去看了一眼,不看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