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大虎带着疑惑走了,朱元璋看着他的背影,眸光闪烁幽暗……
……
金陵城,郊外。
胡惟庸负手而立,望着不远处朱元璋贴身侍卫统领,新晋虎威上将军廖大虎春风得意的率领着诸多人马出城,他这是要前往滁州迎接小明王。
胡惟庸回想着之前忽然前来视查他工作的朱元璋最后与他说的话。
“……惟庸啊,你还记得小明王吗?”
“记得。”
“大虎马上就要去滁州接明王回来,参加开国大典。”
“咱有难言之隐啊……”
“属下,明白……”
“有些话,咱不好跟大虎直接说,总想找一个可靠之人。”
“属下自认为是个妥当人。”
“那好,就由你去送大虎,记得啊,不好说的话出城之后再说。”
胡惟庸是个聪明人,是个比李善长还要聪明的聪明人,所以他妙懂朱元璋的意思。
上位是要让小明王去死,而廖大虎则注定要陪葬,方才能有个交代。
胡惟庸幽幽一声叹息,正是因为他懂,所以他才更明白里面的后患,以后有可能因为此事而遭受清算。
“上位的意思很明白。”
“不怕你明白,就怕你不明白。”
“上位不想做恶人,那只能我来做。”
胡惟庸,这是一位日后坐上的丞相之位的人。
真正认真来说,胡惟庸是有真才实学的。
他曾在修建城墙时,立下造砖契名的规矩。
让大明有朝以来没有豆腐渣工程。
造砖契名,千古流芳。
胡惟庸本该享有此誉,名传千古,可最终因为朱元璋的原因而惨死于蚊刑之下。
蚊刑,就是让蚊子活活吸死!可见有多惨!
官方说法是胡惟庸在任期间结党营私,对皇权造成极大威胁。
其实真正的起因,应该正是胡惟庸在小明王这件事的开始上就起到了不光彩的作用,也是他结果凄惨的原因之一。
从而在最后引发了后世历史中著名的明初四大案之一的胡惟庸案!
胡惟庸案前后株连竟达十多年之久,诛杀三万多人,成为明初一大案,列洪武四大案之一。
后经诸多历史学家推论,胡惟庸案,其实只是朱元璋的一个借口,最终目地就是要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从而彻底废除宰相制度。
当然,在这个世界一切都还未发生。
“胡大人?您在这干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