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瓦图京学习的迪米特里在遇到这样的问题,向瓦图京询问的时候,瓦图京想了一下,说出了这么做的理由。
“反击敌人的火炮部队,一来可能阻止敌军火炮对友军的有效打击,另外一方面,哪怕火炮的反击没有预想的那样,有效重伤甚至是重创敌军的火炮部队,能够尽可能拖延敌军的火力压制频率以及支援前线的力度,这样的战术相当的合理。”
瓦图京的答案,更多的是在说明采取这样一种作战方式,对于现实战斗之中的含义。
事实上,瓦图京的说法,相当的贴切现实,现实中的一支正在炮击的炮兵,遇到了比较精确的打击之后,指挥官一般都会下令炮组尽可能的转移。
在这个情况下,很少会有炮手会冒着拿自己生命开玩笑,继续进行炮击。
一般来说,一个有经验的指挥官,能够迅速的分析出他们遇到的炮击到底是试探性炮击,还是相对精确的打击。
试探性炮击的命中率……更多的是看老天爷意思,而且时间不会很长。
但是,精确炮击能够相对精确的打击,尤其是经过两轮炮击之后,很多指挥官都能够看出苗头。
所以,在这个情况下,尽可能转移,是保存炮兵战斗力的最好选择。
用一句比较通俗的话来说:“不跑等死啊???”
所以。迪米特里在耳机当中,对火炮部队下达命令:“根据坐标,除了wt之外的炮兵部队,都对敌人炮兵部队坐标进行炮击!”
……
教皇国的炮兵部队,在集结起来之后,准备架设炮击阵地。
但是,这一支炮兵。无论是炮兵指挥官,以及是不断忙碌着的炮组成员,怎么都没有想到,在他们这一个区域附近,已经潜伏着超过三辆wz-132。
对于侦察车来说,最好的伪装方式不是游戏中那样。直接将车身藏在草丛里面。现实中你敢这么做,那么你等死吧。因为草丛甚至都被你压着,还隐蔽什么?
躲在草丛或者是矮小物体后面,这才是最好的伪装方式。
在白天,炮队镜比起高光来说,在白天能够更好地发挥出作用。(这是现实中的对比,但是游戏现在都没有夜战模式……所以高光的效果也改成那样子。)
至于夜晚。高光发挥出来的作用,也不是炮队镜可以比拟的。在能见度相当差的晚上,炮队镜跟车长直接探出炮塔,用望远镜观察一样,都看不了多远的距离。
使用炮队镜观察情况的坦克也不是没有弱点,那就是车长必须要将顶部舱盖打开,才能这么做,要是这个时候。有一个手榴弹刚好从舱盖飞进来,这可不是一件好玩的事情。
做为张士心现在列装的侦察型lt,wz-132可以说拥有了相当多的新配件。但是这些配件带来的,则是车辆载弹量小幅度的削减。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为了安装有一定功率的电报机(电报机的信号传播距离,比起无线电通信要远,张士心为了避免出现意外情况。所以也在这些lt上装载了电报机。),弹药架位置被削减,用以腾出更多空间,安放电报机。
而装填手。则是在侦查的时候,充当电报员。(wz-132的通信员,由车长兼职)
所以在这个情况下,wz-132本来就不算多的弹药,在给电报机让步之后,可说已经相当少了。
而距离敌军炮兵阵地约四百多米外,一辆涂着迷彩,挂着伪装网的wz-132,炮塔顶盖被顶开,一个炮队镜正在不断的左右摇摆着。
而操作着炮队镜的车长,则是迅速的报告着敌军火炮的大概位置。
敌军根本就无法发现这一辆躲在一簇野草后面,炮管朝着车体后方,披上了伪装网以及炮塔顶部不断地摇动着炮队镜的wz-132。
他们甚至没有想到,一颗颗炮弹已经向他们飞过来。
……
十几秒后,经过几公里的飞行,一颗颗炮弹不断地落在对方还没有准备完毕的炮兵阵地上。
顿时间,火球烟尘不断地升腾而起……
而这个车长看到了这一幕,与其他几辆在这附近的wz-132车长迅速报告着:
“打偏了!距离前移100米!重复,距离前移一百米!!!”
又过了几十秒后,第二波炮弹再次到来,火球烟尘再次席卷了大地。
这一次,对方的炮兵阵地比起刚才,遭受到更多的损失。
虽然说刚才的炮击大部分炮弹都落到了对方的炮兵阵地前方,但是,也有少部分炮手因为运气不错的缘故,发射出去的炮弹,命中了一些目标。
侦察车的作用,顾名思义就是用来侦察,而不是进行冲锋陷阵。沉默侦察是一个侦察车车长必须要学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