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大包袱皮里,包着几套衣衫。大小都有,都是八成新。
每件衣衫都洗得干干净净、细棉布做的,颜色染得很均匀,也没有补丁。
李云心数了数,从款式和尺寸来看,分明是给了李希贤两套、李云柔两套、自己两套、舒姐儿两套、杰哥儿两套。
真是难为了于青梅,竟然把五个孩子,都考虑到了。
就连尺寸都选得很合适,可见是用了许多心思。
另一个包袱皮里,装的是几个点心匣子。
匣子是柔韧的厚麻纸做的,印着木雕篆字的红色图章。轻轻一拉就能打开。一打开,就有一股子面粉和油脂的扑鼻香气,猛地窜了出来。
“哇!”
几个孩子忍不住轻呼一声,他们都有点儿馋了。
李云心看了下,点心一共四样,分别是山药莲蓉酥、脆皮千层饼、水晶茯苓糕、紫苏咸饽饽。两样甜口、两样咸口,模样也都做得十分精巧可爱。
每种点心各一盒。
足够舒姐儿和杰哥儿这两个小家伙吃上好些日子了。
除了旧衣裳和点心,还有满满一包袱皮五颜六色的碎布头。
从细布、绵绫到绫罗、丝绢,各种材质都有一些,可以用来做鞋面、绣帕子或者荷包。
一包各色绣线。
六尺毛青布,卷成一卷,塞在箱子边上。
一个大包袱皮里,装着几服风寒药。其中给李希贤的用的、是蓝色丝线系着,给李云柔的用的、是红色丝线系着。
翻到最后,有两件东西,让李云柔、李希贤和李云心的神情都变得凝重端肃起来了。
其中一件,是一个十两重的官银银锭。
本来在于家的时候,于青梅就提了之前说好的报酬,李云柔和李希贤姐弟两个,委婉却坚定地拒绝了。
他们觉得自己已经在于家喝了姜汤、看了大夫、还换了两套衣裳,又拿了许多礼物回家,已经十分叨扰,自然不愿再收报酬。
没想到,于青梅却把这银两,放在了礼物之中,悄悄夹带了过来。
他们一时有些犹豫,不知该不该收下。
李云心却连连点头:
“青梅姐这样做,足见心意之诚恳。我们恭敬不如从命,还是收下吧。以后青梅姐有需要的时候,咱们尽力相帮就是了。”
另一件,也是让姐弟几个最为动容的,是一套文房四宝。
包括两只毛笔、一锭墨、一个砚台、一刀纸,还配了一只笔洗,和一个小山造型的陶瓷镇纸。
读书人用的东西,哪有不贵重的?
即使不是什么精品,只是寒门学子用的普通文房,这一套下来,十两银子也打不住!
于青梅的这份心思,让李家姐弟都深深震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