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蒍并不失望,这在他的意料之中。
对外,晋献公声称没收公子穷子的封邑纯属富子在搞鬼,富子被赶走是罪有应得,公子穷子的封邑依然属于公子穷子。
没有了富子,公子们虽然还没有到群龙无首的地步,但是少了主心骨是显而易见的。除了坐地泡,公子们想不出新的花样了。
可是,他们还是很团结,还是很倔强,还是很难对付。
作为卧底,士蒍是很出色的。他不动声色,他一直在观察,他决不会打草惊蛇。一句话,他在等待新的时机。
由于在放走富子的事情上表现出色,公子们更加喜欢他了,更加佩服他了,也更加信任他了。在公子们当中,他的话越来越有分量。
没有多久,士蒍发现了时机。
公子们常常在私下抱怨没有得到公族应有的利益,他们最常举的例子是游大夫。游大夫原本是晋侯缗的大臣,后来做了曲沃武公的卧底,策应武公攻破翼城。因此,游大夫受到武公的厚待,得到了聚这个小城作为封邑。
&ldo;姓游的不过是个外姓,就给他这么好的封邑。我们还是公族,反而不如他们,真是没有天理了。&rdo;公子们常常这样抱怨,对游家,他们充满敌意。
&ldo;就是就是。&rdo;每次,士蒍都这样附和他们,而在他的心里,已经有了一个大胆的计划。
转眼,两年过去,到了晋献公八年(前670年)。
游大夫死了,封邑就由两个儿子继承。
说实话,献公一向对于游大夫就很不满,早就想收回聚城,苦于没有什么借口。如今游大夫死了,献公又想起这个事情了,于是找来士蒍商量。
&ldo;主公,你不找我,我也要来找你呢。如今我有一条妙计,不仅一箭双雕,而且一劳永逸。&rdo;士蒍早已经胸有成竹,将自己的计划向献公一说,献公当时就笑了。
公子们从士蒍那里得到绝密内幕:献公对游家很不满,但是苦于找不到灭他们的借口。
&ldo;这需要理由吗?杀游家的人需要理由吗?&rdo;公子们开始讨论,结论是:只要献公默许,杀游家的人是不需要理由的。
不过,大家还是征求了士蒍的意见。
&ldo;我猜,主公正希望你们去杀游家呢,那块地方给自己兄弟总比给外人好吧?说不定,谁先干掉游家,那块地就归谁。我猜的啊,我猜的。&rdo;士蒍装模作样,吞吞吐吐。
士蒍越是这样,大家就越是认为他一定是被献公授意的,谁不知道士蒍的消息最灵通啊?
既然最高领导都已经暗示了,那大家就干吧。公子们跃跃欲试了。
&ldo;可是。&rdo;公子青羊毕竟老到些,他还有一个问题:&ldo;可是,聚那块地虽然不错,毕竟也不是太大,我们这么多人,怎么分法?&rdo;
这是一个很具体的问题,于是大家都看士蒍,因为他就代表了政策。
&ldo;这还不简单?杀了游家,不是还有韩家?还有栾家?还有杨家?一个一个来,还怕地不够分?&rdo;士蒍轻描淡写地说,为公子们描述美好蓝图。
公子们欢呼起来,似乎分田分地分美女就是眼前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