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特别提出表扬的是两个人,一个是晋献公,一个是秦穆公。
我们知道一个成语叫作&ldo;秦晋之好&rdo;,其来源就是秦晋两国世代互相婚嫁。到后来,泛指两家联姻。现在我们的婚礼上常说&ldo;永结秦晋之好&rdo;,就等于祝福新人白头偕老、永不变心。
但是,历史上真实的&ldo;秦晋之好&rdo;真得很好吗?应该说是真得很搞笑。真实的&ldo;秦晋之好&rdo;绝对是国家之间痴情女和负心汉的真实写照,负心汉总是辜负甚至伤害痴情女,痴情女则永远抱有幻想,一遍又一遍地原谅负心汉。
秦晋之好能够告诉我们的真理是:国家之间,尤其是大国之间,感情是靠不住的,以德报怨也是靠不住的,什么靠得住?利益和实力。
这一切,与当今的世界如此的相似。
晋国,春秋第一强国。
让我们先从晋国开始。
‐‐桐叶封唐
故事要从春秋之前四百年前开始说起了,那时周朝刚刚建立不久。
姜太公除了是周武王的老师之外,还是什么?还是尚父,也就是后来所说的教父。还是什么?还是岳父。姜太公的女儿邑姜嫁给了武王,做了王后。
武王年纪轻轻就去世了,邑姜为他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名叫姬诵,就是成王,小儿子名叫姬虞,字子于。小儿子为什么叫姬虞?因为生下来的时候,小儿子的手上有一个虞字。因为是成王的弟弟,人称为叔虞。
成王和叔虞兄弟两个十分友爱,哥哥成王尤其喜欢弟弟的乖巧聪明。
一天,每一天都是一天,但是这一天是不寻常的一天。成王与弟弟游戏,大致是过家家那一种,成王捡了一块桐树叶,用刀切巴切巴,切得方方正正,算是一块圭玉,递给弟弟:&ldo;老弟,我就把这个封给你了。&rdo;
叔虞嘻嘻哈哈接过来,拱一拱手,说:&ldo;谢谢大哥。&rdo;
两兄弟正开着玩笑,旁边史官走过来了。
史官是干什么的?专门跟在天子身边记录天子言行的,每天醒过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看天子在干什么,力争把天子的每一言每一行都记录下来。如今的狗仔队,祖师爷就是周朝的史官。
&ldo;大王,您准备把叔虞封在哪里?&rdo;史官问,完全不像开玩笑的样子。说实话,史官从来就不开玩笑。
&ldo;这,&rdo;成王愣了,这不是开个玩笑吗?&ldo;别那么认真,开玩笑而已嘛。&rdo;
&ldo;天子无戏言。你可以保持沉默,但是,你说的每一话都将被记录下来,作为历史文献。如今您说了要封叔虞,那就要封,要举行册封仪式。&rdo;史官才不管这些,《史记》上原话是这样的:天子无戏言。言则史书之,礼成之,乐歌之。
&ldo;有没有搞错?&rdo;成王有些火了,他不是舍不得封地,而是舍不得弟弟,他的声音一下子提高了八度:&ldo;叔虞才十二岁啊,你就要让他去管理一个国家,你还有没有人性?啊,你是天子还是我是天子啊?你敢不听我的?&rdo;
&ldo;史官史官,惟史不惟官。你是天子怎么样?你要再这么说,我把你这些话也记录下来。&rdo;史官向前一步,面无惧色。
周朝以前,历朝历代,史官都是独立的,即便天子也不能撤换或者惩罚他们。
成王没有办法了,他知道他惹不起史官。
&ldo;我,我,等四叔回来再说。&rdo;成王只好采取拖延战术,因为周公此时在外讨伐唐国去了。等周公回来,也许史官早就把这事给忘了。
周公回来了。
每次周公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请史官到总理府,详细汇报成王这一阶段的情况。有人说这不是周公在监视成王吗?这不是史官在打小报告吗?不然,这是他们关心成王。
&ldo;大王,据说已经决定分封叔虞了?&rdo;周公来见成王的时候,没有说讨伐唐国的事情,反而一开口就说起叔虞的事情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