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这事情我不是没想过,你看,王姬没有儿子,所以没有嫡长子。其他的几个夫人共有六个儿子,再有七个儿子是妾生的,就不说了。这六个儿子中,岁数最大的是大卫姬生的无亏,最贤慧的是郑姬生的子昭。我私下里已经答应给无亏了,不过还没有最后定,仲父替我考虑考虑。&rdo;齐桓公提起这个事情来,有点头痛。
管仲早就已经想好了,按着常理,就该轮到无亏,可是无亏跟竖貂和易牙混在一起,今后他当了国君,这个国家还有好?
&ldo;没有嫡长,就谁贤立谁,公子昭最合适。&rdo;管仲看好公子昭。
&ldo;可是,万一无亏不服气,闹事怎么办?&rdo;
&ldo;没关系,我们找一个靠得住的诸侯,把公子昭托付给他就行。&rdo;管仲早想好了。
&ldo;那找谁?&rdo;
&ldo;宋公。&rdo;
&ldo;为什么?&rdo;
年初的时候,宋桓公鞠躬尽瘁了。
世子兹父继位,就是宋襄公,而兹父的哥哥目夷做了总理。有人问,兹父难道不担心目夷篡党夺权?当然不担心,因为他根本就想把位子给哥哥坐。
原来,兹父是夫人生的,因此被立为世子,而目夷是他的庶兄。大概是宋桓公教育得当,兄弟两个之间的关系十分好,宋桓公也很爱他们。
兹父决定把宝座让给哥哥,于是就去找父亲提出请求,宋桓公就问为什么,兹父说:&ldo;我娘是卫国人,我跟我舅舅关系很好,常常去串门,我要是当了国君,就不方便来回走动了。&rdo;
宋桓公拒绝了兹父的请求。
但是,兹父再三请求,宋桓公只好接受。
&ldo;孩子,你弟弟把世子让给你,你做吧。&rdo;宋桓公对目夷说。
&ldo;不行,按着规矩,就该是弟弟,这种坏规矩的事情,我不能做。&rdo;目夷拒绝了,不仅拒绝了,还跑到卫国去了。
兹父一看,你跑卫国了,我也跑卫国去吧,结果哥俩都跑卫国了。
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样奇妙,有的国家兄弟残杀争夺国君位置,有的国家兄弟互相谦让,人跟人的境界真是不能相比。
后来宋桓公病重,派人去招兹父回来,说:&ldo;你要不回来,爹就会忧虑而死。&rdo;就这样,兹父才回到宋国,宋桓公把他任命为世子。这之后,目夷才回来。
宋襄公就是这样一个人,管仲很喜欢他,觉得他靠得住。
齐桓公和管仲找到宋襄公,寒暄一阵,话进正题。
&ldo;小宋啊,我准备立子昭为世子,今后若是子昭有什么难处需要帮忙的,还请你一力主持啊。&rdo;齐桓公说,把公子昭托付给了宋襄公。
&ldo;这这,我哪里有这样的能力?不过盟主看得起,我一定尽力就是。&rdo;宋襄公没有一口答应,但是从心里感激齐桓公看得起自己。
做什么事情都会上瘾,有的人洗脚上瘾,有的人打麻将上瘾。
齐桓公对召集联合国大会上瘾了,他很享受联合国大会上那种众星捧月,众人拍马屁的感觉。
夏天刚开完,秋天又要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