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不行,咱的实力也不比齐国差,凭什么不如他们风光?&rdo;
&ldo;那,那这样吧,郑国就是咱们的邻国,又是中原的中心地带,咱们如果拿下郑国,不是就等于拿下一个桥头堡了?&rdo;子文出了这么个主意。
按着子文的想法,郑国离楚国近离齐国远,而且跟齐国的关系一般,齐国未必会来救郑国,这样不是就能避开跟齐国正面冲突了?
打心眼里,子文有些惧怕齐国。
&ldo;也好。&rdo;成王想想,贸然去跟齐国拼命还真没有把握,不如先拿郑国开刀。
就这么着,楚国出兵车四百乘,由国防部长斗廉和弟弟斗章率领,讨伐郑国。一仗下来,活捉郑国大将聃伯。
郑国急忙派人前往齐国求救。
&ldo;怎么办?&rdo;齐桓公问管仲。
&ldo;怎么办?办了楚国。&rdo;管仲咬着牙说。
第一次南北战争就要打响了。
一场战争,就是一个系统工程。
管仲知道,楚国不是山戎,楚国远远比山戎要难对付。要攻打楚国,必须要满足两个条件:第一,以联合国的名义,出动联合国军队;第二,要攻其不备。
实际上,在郑国求救之前,曾经有江国和黄国来请求齐国伐楚。
江国和黄国都是淮上的小国,两个国家都是赢姓国家。过去,两个国家都在楚国的胁迫下加入了南联盟,但是,楚国对他们实在太苛刻了,他们很想投入到联合国的怀抱中来。
&ldo;我们愿意加入联盟,听从盟主的指挥。我们希望盟主能够讨伐楚国,解散南联盟。&rdo;江国和黄国的使者表达了这个意思。
齐桓公很高兴,有了江国和黄国这两个桥头堡,是不是可以讨伐楚国了?
&ldo;不行,我们没有讨伐楚国的借口,而且,这样大张旗鼓讨伐楚国,没有必胜的把握。&rdo;管仲反对,不仅反对打楚国,甚至反对接纳黄国和江国加入联合国。
&ldo;为什么?怕激怒楚国?&rdo;齐桓公有些不高兴,心说仲父你是不是太胆小怕事了?
&ldo;不是,我是为江国和黄国考虑。主公想想,这两个国家临近楚国,远离我们。如今脱离楚国,投靠主公,若是楚国攻打他们,怎么办?我们能救一次,能救两次,但是每次都能救吗?一次不救,他们就会亡国。所以,不让他们加入联合国才是在帮助他们。&rdo;管仲的话句句有理,都是替江国和黄国考虑。
可是,齐桓公不愿意,自己作为盟主,怎么能拒绝别人加盟呢?谁当盟主,会不想自己的队伍壮大呢?
最终,齐桓公接纳了黄国和江国加入联合国。(管仲死后,楚国果然讨伐黄国和江国,齐国没有救援,两国因此灭亡。这是后话。)
‐‐管仲妙计
郑国求救,管仲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这倒让齐桓公有些惊奇。
&ldo;仲父,我们怎么救郑国?&rdo;齐桓公问。
&ldo;我们不救郑国。&rdo;管仲的话音刚落,齐桓公的眼珠子就瞪上来了,怎么老管又要掉链子?
&ldo;我们直接打楚国,&rdo;管仲接着说,不仅没有掉链子,反而更强横,&ldo;我们攻打楚国,楚国必然从郑国撤军,也就等于我们救了郑国。&rdo;
齐桓公一听,这个主意好。
&ldo;我们怎么打楚国?&rdo;齐桓公又问。
&ldo;我们不打楚国。&rdo;管仲又说不打楚国,把齐桓公弄得发愣,心说老管吃错药了?怎么东一句西一句的。
&ldo;我们打蔡国。&rdo;管仲又要打蔡国。
&ldo;仲父,一会打楚国,一会打蔡国,到底打谁?是不是我要再问,就该打鲁国了?&rdo;齐桓公真有点生气了,气得想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