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军阵地,粗粗点算一下,战车一百乘左右。不过每乘战车配置的步兵人数多一些,大约一百人,总数也是一万人强。
在战车数量上,随国占优;在人数上,基本相当。
从阵型看,随军分为上下两军,两军之间有明显空当,而楚军并没有分得这样清晰。从队列看,随军似乎更训练有素,队列十分整齐,而楚军的队列有些松散。
再看兵器,随军是一色的长戈,楚军则乱七八糟,有长枪,有短刀。
&ldo;哼,楚军果然是些乌合之众。蛮夷之人,能成什么大事?&rdo;随侯对身边的将士说。
&ldo;主公,楚人崇尚左,因此楚王一定在左边,楚军精英一定在左边。我们集中优势兵力冲击楚军右路,一举击溃他们,楚军整个队伍必然被带动,之后我们乘乱击败他们。&rdo;到了这个时候,季梁实际上还有办法避免随军的失败。
&ldo;不当王,非敌也。&rdo;少师不屑一顾,他觉得不跟楚王照面,赢了都不刺激。
少师被楚国忽悠了,随侯被少师忽悠了。
一通战鼓,随军率先进攻。战了没有几个回合,楚军崩溃,纷纷逃命。
&ldo;追。&rdo;随侯下令。
传说中的事情,不可全信,也不可全不信。
随侯没有去想一想,如果楚军真的如此不堪一击,江湖上关于他们的传说怎么能够流传?
南蛮一向是很狡猾的。随国军队追出去大约十里路,他们来到了一个典型的丘陵地带,树丛茂密的丘陵地带。战车已经不能快速奔驰,否则就会翻车。长戈在这里变得基本没有用处,因为总是会被树枝挂住。
楚国人一向是不喜欢车战的,为什么?因为在荆楚,山地多河流多而平原少,雨水多而晴天少,因此车难行。打仗时,很少有平地给双方列阵,主要战法就是乱战混战,而乱战混战使用短兵器更有利。因此,楚军单兵作战能力强,特别擅长在地形复杂的地点作战。
正是因为如此,楚军首次与中原诸侯作战,在车战没有把握的情况下,使用了诱敌深入的计策,将随军引到不利于车战的丘陵地带,之后伏兵四起,利用单兵作战的优势对付随军。
到了这个时候,少师才知道自己上当了。传说中南蛮子非常狡猾,现在看来,南蛮子不是狡猾,而是大大的狡猾。怎么办?就在稍稍犹豫的时候,楚军的伏兵已经从四面八方杀了出来,一个个手持短刀,高喊着不知什么口号,震天动地,随便扫了一眼,楚军的人马至少是随军的三倍。
少师见势不妙,当时下定了决心。什么决心?除了逃命,还能有什么决心?可是,对于战车来说,逃跑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ldo;掉头掉头,赶快掉头。&rdo;少师急忙下令,御者急忙掉头。
就算在平地上,车开快了掉头也会翻车,何况是在丘陵地带。少师的战车掉头掉得太急,直接翻了车,还亏少师身手不错,长戟一撑,从车上跳了下来。惊魂未定,楚军就已经杀到了。
随军的战力本来就不如楚军,此时中了埋伏,战车基本没用,那还不慌了神?当下喊爹叫娘,乱成一团。被楚军上来,砍瓜切菜一般,杀得七零八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