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123

小说123>春秋指的是什么? > 第67章(第1页)

第67章(第1页)

&ot;凡有地牧民者,务在四时,守在仓廪。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张则君令行。&ot;管仲开始了他的宏论,而这仅仅是开场白,这段开场白是什么意思?是这样的:

凡是拥有国土治理百姓的君主,务必要掌握好四时农事,确保粮库充盈。国家富裕,就会引来更多的百姓。合理地开发土地,百姓就会安居乐业。大家都达到温饱了,也就懂得遵守礼节了。丰衣足食,也就会明白荣辱了。君主的行为合乎法度,亲朋就可以相安无事。国家的四维(礼义廉耻)发扬,君主的命令就可以很好地施行。

齐桓公一听,正点啊。鲍老师也会讲治国的思想,可是没人家这么系统这么简明啊,有一搭没一搭的,哪有管老师这么明白?我爱听。

&ot;管老师,您说得太对了,具体点好吗?&ot;齐桓公有兴趣。

于是,管仲甩开了腮帮子,开始兜售他的思想,什么思想?管子思想。伟大的管仲有一整套的治国思维和办法,而这些思维和办法绝对伟大到可以称为思想。

三天三夜,连续三天三夜。除了吃饭睡觉上厕所,齐桓公都在倾听管子阐述他的管子思想,他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他几乎要说:&ot;管老师,听君一席话,从此不读书。&ot;

对话是用文言文进行的,可能还有山东土话。如果我们忠实地记录这些对话,难免晦涩枯燥。所以,我们以总结的方式来介绍这次对话的内容,而对话的内容归结为管子思想。

--管子思想放光芒

对于管子思想,大家可能会感觉到惊讶,可能会说:啊,怎么我们最先进的思想竟然是管子思想,将近三千年前的管子就比我们还要高明吗?

信不信不由你,有历史为证。

如果周公主义奠定了中华文化的基础、指引了中华文明的方向,那么,管子思想就开拓了中华文明的道路。

在管仲时代,中国文化还没有大的分歧和分杈,儒、法、道还没分家,因此我们可以说管仲思想是个综合思想。在管仲的思想中,既有仁义文化,也有法治文化。也就是说,管仲既重视道德和教育的力量,也重视刑法和法律的威力。另外,管仲还是一个开明、民主的政治家,既尊重当时的封建等级制度,也大力从平民百姓中选拔人才。

管子思想被收录在《管子》一书,《管子》一书,内容博大精深,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历史甚至医药无所不包。当然,《管子》一书并非管仲一人之作,它是齐国学者在历时几百年间的时间里不断补充整理而成的。后来所谓的诸子百家,不过是《管子》思想的不同分支而已。

在诸子百家中,管子思想像一棵大树之根,生长延伸出了后来的儒、道、墨、法、兵等各门各派的学说。在我们了解了管子思想之后,就会知道后世的许多思想不过是管子思想的白话版,就会为我们有这样伟大的先人而感到自豪。

伟大的管子,伟大的管子思想。

《管子》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文字美和语音美都不错,但中国历代的教育课本就是不选管子,这不能不说是一件遗憾的事情。

下面开始,我们来介绍管子思想,请同学们安静听讲,并在课后结合实际发表感想。

--四项基本原则

&ot;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灭不可复错也。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礼不踰节,义不自进。廉不蔽恶,耻不从枉。故不踰节,则上位安;不自进,则民无巧诈;不蔽恶,则行自全;不从枉,则邪事不生。&ot;

这里的&ot;四维&ot;就是礼、义、廉、耻,缺了一维,国家就倾斜;缺了两维,国家就危险;缺了三维,国家就颠覆;缺了四维,国家就会灭亡。管子认为有了礼,人们就不会超越应守的规范;有了义,就不会妄自求进;有了廉,就不会掩饰过错;有了耻,就不会趋从坏人。有了&ot;四维&ot;,国家就有了秩序,邪乱的事情也就不会发生了。

这就是管子的四项基本原则,国家要发展,人民要富裕,这四项基本原则是基础,是必备的条件。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