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翊为什么敢去?因为他有把握。他为什么有把握?因为他信息灵通,知道宋国最近发生的事情。
所以,信息很重要。
--宋国的故事:好人不能当
既然说到了宋国,索性就介绍一回宋国的来源。
宋国在现在河南商丘一带,都城睢阳。周武王灭纣之后,将当时被纣王弄去当奴隶的哥哥微子启封在宋,公爵,微子启是宋、孔、萧、穆、华、牛等姓氏的祖先。由此可见,当个贤臣,敌人都敬重你。
微子启很贤明,这种贤明有遗传。后来传位到宣公的时候,宣公很贤明,鞠躬尽瘁之前没有把君位传给儿子,而是给了弟弟穆公。穆公也很贤明,鞠躬尽瘁之前也没有把宝座留给自己的儿子公子冯,而是给了宣公的儿子殇公。
贤明的最大问题是什么?就是迟早会遇上不贤明的,那就麻烦了。殇公和公子冯就都是那种不贤明的,相互之间恨得咬牙切齿。穆公早就看出来这两个兔崽子不是什么好人,临死之前安排公子冯去守边疆,意思明摆着:不行就跑吧。殇公这边刚接班,公子冯那边就跑郑国去了,他知道殇公不会放过他。
春秋那时候在这一点上是很仁义的,任何国家,对于落难来投的,都是张开双臂欢迎,竭尽全力保护,似乎不保护你就不够男人。基本上,你原来是贵族,到这里还给你个贵族当。像公子冯逃到了郑国,郑庄公给了他一座小城安身。
殇公很想去把公子冯捉回来,可是又怕打不过郑国。不仅怕打不过,还怕公子冯从郑国借兵打回来。
所以,宋国比卫国还想打郑国。
这事发生的时间不长,州吁还不知道,但是石厚知道。这时候推荐宁翊去,就是给他个立功发财的机会。由此可见,石厚作为一个朋友,还真是不错。
宁翊去了宋国,把大致意思一说,宋殇公高兴坏了,早就憋着要打郑国把公子冯捉回来呢。
--五国联军
卫、宋、陈、蔡、鲁五国联军进攻郑国,一路秋毫无犯,直接杀到了荥阳。为什么不占领其他的城池呢?因为州吁和石厚根本就是做做样子,从来没想过真打。
大军围住郑国东门,都不进攻。联军就是这样,各怀鬼胎,都想躲在后面。虽然宋国是真想打,可是实力不行,也不敢单独上。
按着宋殇公的想法,派人进去跟郑庄公商量,把公子冯交出来就撤军。可是郁闷的是,郑国军队根本就不出来,这边派人去谈判那边也不让,谁过去都是一通箭给射回来。
一连五天,毫无进展,卫国首先要撤军了。
为什么要撤军?
&ot;主公,差不多就回去吧。五天了,再不回去,日久就怕生变啊。&ot;石厚对州吁说,州吁想想,是这么回事,别再被人端了老窝。
当初郑庄公就是算准了州吁刚刚篡位,不敢在外面呆太长时间。
第27节:亲爹也靠不住(2)
卫国收兵,其余四国也只得跟着撤军。
卫国军队撤军,一路上抢了些郑国老百姓,又抓了几个没来得及跑的。回到卫国,号称大败郑国,打得郑庄公不敢出门。
可是,卫国人似乎还是不服州吁。怎么办?州吁继续烦恼。
这个时候,石厚又出主意了。主意是个好主意,可是也是一个送命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