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123

小说123>从大明开始慎 > 第82章 试探(第1页)

第82章 试探(第1页)

朱瞻基颔首,续言道:“至于这大明第一建设集团的第一任主管,我也有意由你担纲,待整体架构成型后再逐步挑选合适人选加入。”

“臣领旨!”

周忱听罢,即刻躬身应诺。

7017k

------------

朱高燧归来了!

这是朱瞻基午膳过后收到的信息。

自从上次朱棣将这位三叔降为平民,并派遣两名锦衣卫护送他返回应天之后,为了表明平民身份,这一路连一匹马都没有。

于是,这位三叔几乎是徒步走回了应天。

应天城北,由于北方雪灾频发,不断有难民携家带口前来避难。

尽管各地的赈灾工作已部署妥当,但因路途遥远,赈灾物资一时难以到达各处。

幸运者能抵达应天,为避免难民在应天遭遇不测,朱瞻基在通往应天的主要官道上每隔一段距离便设下粥棚施粥。

此举虽无奈,却成效显着。

粥棚设立后,靠近应天的冻饿死亡情况明显减少。

加上温棚的修建,许多难民稍作休息便可入住温棚。

至今,仅温棚接纳的难民人数已近万人,温棚数量也达五千余座。

难民众多,而温棚有限。

这与朱瞻基最初设想一人照料五座温棚的计划相差甚远。

按此计算,几乎每座温棚需两人照管。

然而这样一来,蔬菜种植进度反而加快了不少。

温棚刚建成,便迅速投入耕种。

那些最早搭建的温室里,已有部分生长迅速的蔬菜破土而出,新绿初现。

朱瞻基曾亲自去看望过,当他告诉这些安置下来的难民,将来这些菜收获时,他们能得到其中一半的收益后,大家对这些小苗格外上心,像是对待珍宝一般。

除了日常的饮食起居,他们几乎将全部精力都放在了这些幼苗上。

哪怕杂草才刚露出一点痕迹,就会立刻被拔除干净。

如此一来,朱瞻基也不必再为这些事操心了。

毕竟这些民众本就来自田间,照料这些植物比他这样的外行要专业得多。

“粥棚的数量可以适当增加,并且找些可靠的医者来熬制预防风寒的药汤。

回去后,请你转告顾佐,让他负责监督这件事。”

朱瞻基穿着朴素的便装,外披厚实的棉袍,随行的只有张懋一人。

他们二人衣着低调,在难民中随意走动,偶尔停下查看粥棚的情况。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