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123

小说123>北宋之无双国士女主角是谁 > 第二十三章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第1页)

第二十三章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第1页)

晏殊的宴会,自然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这些人不仅能写词,更加能够赏析词。

就两种能力来说,大多数人赏析诗词的能力是胜过自己的写的。

所以他们能够感受到这词作散出来的魅力,以及它达到的高度。

他们扪心自问,自己这一辈子写过来的诗词,有哪能够比上这一。

或者说,有哪能够拥有这一词作的的传世能力。

是的,这词作就是能够流传千古的词作,这一点他们都不怀疑。

他们沉默的原因,一来他们得慢慢的品尝咀嚼这词作。

二来嘛……词作是一个五岁的稚童所作……

这词作如果是欧阳修所作,他们会大声的赞赏,他们会为之振奋。

但这词却是一个稚童所写,这种震撼感让他们头皮都有些麻。

所谓神童,三岁会读书,五岁会作诗,十来岁中进士,这些的确相当神异。

但三岁会读书,无非就是背三字经千字文;

五岁会作诗,不过是做一些浅陋童稚的诗作;

十来岁中进士,除了本身学识过人,无非就是名气在起作用。

五岁就能作出传世之作……这让人想起初唐时候的王勃。

但王勃七岁所作的《咏鹅》,读起来虽然朗朗上口。

但论艺术性,和这水调歌头根本没有办法比较。

再往大里说,就这么一词作,足以吊打在场人上半辈子所写的全部诗词。

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事实如此。

在场诸公,不论文章,不论经史子集,只论词工,晏殊是第一。

晏殊公认第一好的词作便是《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里面传世之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确令人赞赏。

但就艺术性来说,这水调歌头胜出多矣。

宋人爱玩,也极浪漫,他们关心内心深处,他们从心,所以这个时代多有名臣。

关心内心的人,情感充沛,心中都有精神家园,所以欧阳修、苏轼等遭受贬谪时候,颓丧失落有时,但终究会因为心里的精神家园而重新振奋起来,或者给后世留下丰厚的精神遗产。

正是因为如此,这水调歌头着实调动起他们的精神世界。

中国文人大多在接受儒家教育的时候,不免受佛教和道教思想的沁润。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