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走出吕湘院子,吕涛恼怒的想骂娘,这狗日的,迫不及待带女人回来,而且一股骚味,勾的自己也想女人了。
前几天又看见了“丽颖”小姐,是因为收购熊氏夏粮的事,吕涛专门去了趟北城拜访熊夫人,当时小姐也跟着夫人身边,她好像会秦语。
那小妮子越看越心动,回来连续三晚春梦,晚晚都是她。
这个时代女人思想还没怎么被儒家摧残,楚地女子本来大胆开放,所以,哪怕是大户小姐,也没有扭捏之态。
这好事吧自己还真的不敢做主,毕竟自己是一军之主,要是在此地娶了楚国宗亲之女,只怕秦国朝堂有人不安心咯!
抛开杂乱思绪,吕涛进入书房又开始写写画画,最近有工匠做出凑合能用的纸,和后世烧坟黄纸差不多,但是真的能用了。
吕涛在思索蒸汽机,不是那种复杂蒸汽机,是阿三农民自己做的抽水蒸汽机,用加压壶烧水,壶嘴排出热气冲动扇叶,扇叶带动抽水机。
这个应该能弄,现在工匠已经逐渐掌握翻砂制模和石蜡制模,反正他们比吕涛做的精细。
有了蒸汽动力,便可带动无数小机器,也不需要再依赖水渠。
比如滚筒,现在改用水动力,把动力叶直接放在水渠上就行,像小朋友做的水车,其实用蒸汽动力取代更方便。
比如风车,碾米房一直在改动水力风车,其实用蒸汽更方便。
自从吕涛给工匠开了天眼后,现在工匠恨不得什么都用水动力。
要是再开一个天眼会如何,比如木工锯,可改成圆锯片,比如木工钻,木工打磨,箭杆加工……
至于铁匠,估计需要很大蒸汽动力,只能等改进第二代才能带动锤机,冲压机等等大机器。
得弄,必须弄,现在已经收购到几船铁矿铜矿了,以后贸易会越做越大。
可设计压力壶很难,难点在密封,在不能一次性制模情况下,只能分成两三个部件,部件越多,越难密封。
吕涛揉着发疼的眉头,目前算打开局面了,军中米酒醇厚,谷酒干烈,被七国商贾疯狂抢购。
还有麦芽糖,铁锅,供不应求,简直都是卖方市场,可即便卖方市场,吕涛还是主动降价,铁锅从千钱每口降至五百钱,降价五成,米谷酒降价三成,麦芽糖降价五成。
吕涛是真的挣钱到手软,挣到心惊肉跳良心不安。
他原身基因遗传和家庭教育一直告诫他,天下利不可独占,一个行当想长久,就必须让别人有利可图。
所以,贸易想扩大必须减少顺差。他需要的是源源不断的材料物资,是一个谁都无法撼动不敢轻易摧毁的地方,一个无可取代的自由贸易邦。
他更明白,技术不可能保密,特别是酿酒制锅麦芽糖技术,凭汉人聪明才智,总会有聪明人破解技术。
他能做的是,培养一批创新性技术人才,一直走在技术前端,利用规模成本和效率优势占领市场,也就是说,很多东西他们学不会,也提供不了发育土壤。
打马出营去视察龙门吊安装,其实也算不上龙门吊,只是个简陋的起吊装置,用大树做一个吊框,用数个特制轴承做滑轮组。
军用码头是第一代技术,只能吊装五百斤重量,这个民用码头设计吊装重量是一千斤(后世重量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