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信长思虑无比纷乱。
他原先认定浅井长政是自己这一方的人,因此很有自信不会受到来自背后的攻击,而自己只需
全力对付朝仓义景就可以了。这么一来,天下大势就已完全底定……在信长基于这种想法所拟
定的大计划中,唯一的失算即是浅井长政的背叛;也因为长政的临阵变节,几乎使得信长前功
尽弃。
而今看来,他的敌人不仅是浅井,还有一直处心积虑想要讨伐他的朝仓义景,以及无法看清时
势而导致今日结果的将军足利义昭。由于将军在暗地里的活动,使得三好、六角、本愿寺、睿
山、武田等势力联合,准备打倒信长。现在他们一定已经团结起来了,所以说这次的清时完全
不利于信长,只是未免败得太惨了。
不过话说回来,既然决定撤兵,那么除了面对一切困难之外,也必须设法想出因应之道,以便
为下一次的再出发铺路。
「嗯,这简直像是又退回十年前了。」
虽然已经退至金崎城,然而信长此时已经不再显得苦闷、颓丧了。
「一旦决定退兵,就不要再有所犹豫,除了在城里留下部分兵马作为殿后部队之外,其余人马
都必须在今晚即时拔营,明白吗?」
这和乘胜追击的情形完全不同。大敌当前,想要安然由敌人面前撤退并不容易;更何况,一旦
我方意图为敌人察觉,在敌方的追击之下,必将导致我方全军覆没的命运。在这种情况下,在
城里担任殿后部队指挥的大将,就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信长毫不迟疑地任命藤吉郎为殿后
大将:
「浅井势很可能会由琵琶湖东方的木之本街道北上而来,所以我们必须由敦贺湖西出去,由朽
木谷入京;至于滨松先生,则由若狭的小滨、经过针田(火田‐‐不晓得读音)、鞍马山入
京。当然在我们所经过的路径,必然有浅井的手下来回巡逻着。」
他非常明快的决定好回京路线。就在当天晚上,信长率领全军退出金崎城,只留下七百名木下
的兵力。
如今想来,这真可说是信长人生的第三度出发……
越过朽木
当初由坂本城挥军北上时,不仅兵士们个个意气风发,而且军容壮大;然而,在他们撤退的时
候,信长所带的手下甚至不足三百骑兵。
在这次的撤退行动中,信长与家康分开行动;丹羽长秀与明智光秀由若狭撤退;柴田、佐久
间、前田诸将也都分开撤退;如今留在信长身旁的,只有森三左卫门与松永久秀两人。
他们首先在佐柿小城停留,请城主粟屋越中守为他们指示越过朽木谷的路径。
时间为四月二十九日清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