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这场雪下了三天三夜,1964年来临
&esp;&esp;到年底了,大队分了粮,也杀了年猪分肉,不过因为就顾父一个人下地挣工分,分到的肉不多,就两斤。
&esp;&esp;对于这事吴三凤的话是,“大伯家儿子儿媳都在县里上班,不缺猪肉吃,每个月都能吃一回。”
&esp;&esp;这倒是实话,苏荷和顾建华每个人每个月有一斤的肉票,一个月最少能吃一回肉。
&esp;&esp;是她吴三凤羡慕不来的。
&esp;&esp;当然吴三凤也没有多说,分了肉跟她婆婆张秀英忙着回家吃肉去了,顾家二房人多,分了不少肉。
&esp;&esp;今天吃一顿,还有剩的可以留着过年吃。
&esp;&esp;苏荷家,虽然只分到了两斤肉,但过年吃的肉也不缺,苏父送来半个猪头,还有她大哥大嫂寄过来的东西也都到了。
&esp;&esp;大哥大嫂寄了两瓶麦乳精,两包奶糖,全国通用的肉票粮票棉花票等票类,顾建华去年带回来的粮票还有,肉票都用完了,正好接上。
&esp;&esp;除了这些,还有给俩宝做的衣服,两套,一套冬季的,棉衣,一套春夏季的,薄的。
&esp;&esp;苏荷猜测这两套衣服应该是出自伯母之手,大嫂的妈妈。
&esp;&esp;大队分完粮,顾父又向大队买了三百斤粮食,一百斤是给苏荷同事的,二百斤是自家的。
&esp;&esp;苏荷同事林老师要的粮是粗粮,苞米碎,家里要的粮食里头有粗粮有细粮,像小米荞麦面高粱米这些都买了一点。
&esp;&esp;这一百斤粮食,年夜饭
&esp;&esp;1964年过年在阳历二月十三号,进入了二月份也不剩几天了。
&esp;&esp;这会儿远在首都上学的苏澈同志已经回家了,在家住了一天,第二天就拎着大包小包东西来苏荷这边了。
&esp;&esp;老话说得好,姑姑疼孩子不是假的,舅舅同样如此啊!三哥给俩宝在首都买了衣服,成衣,除了衣服还有鞋子。
&esp;&esp;苏澈坐到炕上,左右手各抱了一个娃,
&esp;&esp;笑着跟顾母道,“大娘我在百货大楼买的,我问了售货员,售货员说一岁孩子穿着正好。”
&esp;&esp;顾母拿着衣服感受到了孩子三舅舅对孩子们沉甸甸的爱,这男孩不像女孩不会想的那么细致,孩子三舅舅专门去百货大楼给俩孩子选了衣服,孩子三舅舅疼俩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