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裤。
九十年代初有着松紧弹性、上粗下窄、裤底能被脚跟踩住的脚踏裤,是当时国内最疯狂的裤型。
脚踏裤的横空出世,最早唤醒了华夏女性们的审美和独立意识,作为当时最流行,最时髦的象征,几乎所有女性都人人一条,几条。
无论年龄、高矮、胖瘦、职业。
从学校到乡村,从商场的服务员到卖菜的大妈,人人都穿。
有句顺口溜形容那个时期华夏服装穿着:
不管多大官,都穿夹克衫。
不管腿多粗,都穿脚踏裤。
谁也说不上该裤型是如何兴起,走向市场的。
最初的脚踏裤并不是芭蕾舞演员穿的那种一次成型的白色健美裤,当时只是黑色有弹力的体型裤,然后裤腿轧上一条松紧带,妇女们脚踩松紧带,裤子紧绷腿部,显得大腿苗条健美。
后来随着工艺改进,人们审美意识提高,脚踏裤变成了一次成型制作,裤底脚踏的带子跟裤腿都为一体,不再是后接上的松紧带了。
脚踏裤的名称也演变成健美裤。
质量和布料,颜色比最早的简易脚踏裤好上几倍。
以后的事以后说,目前楚河只能把体型裤变成最简单的脚踏裤。
也许晚了两年才出现的脚踏裤,正是上天给他穿越者的福利,华夏女性的审美等着他来改变!
他告诉蒋石毅:“每条裤腿口轧上半尺长的宽松紧带。”
一条将风靡华夏十几年的脚踏裤便成了!
“真的能流行?”
“难道比牛仔裤还流行?”
“就这么简单!”
蒋石毅夫妻将信将疑,既不敢否定也不敢怀疑。
因为谁也没见过这种脚踩着的裤子出现过,所以不知道投放到市场的效果,但是,也就因为没见过,所以这种新颖的裤型也许能在死水一般的服装市场,投下一枚巨石,激起滔天骇浪。
稍微一合计,夫妻二人便一致认为可以一试。
一是他们没有任何扭转服装厂局面的办法,而楚河改制裤型的办法无疑是唯一可行的。
二,把体型裤加工成脚踏裤非常容易,成本低廉,即使销售不出去,也损失不大。
松紧带是服装的辅料,不用再去购买,车间里就有一大批存货。
一米松紧带不到三毛钱成本,一条裤子、两裤腿大约需要一尺松紧带,仅需添加一毛钱成本。
“行,就按照老弟的好主意办了!”
蒋石毅当即拍板。
“明天我让工人来上班,给每条裤子添加松紧带。”他对楚河说道。
因为货物积压,他给工人们放了十天假。
这也是为何楚河进到服装厂没看到工人的原因,也是这一阵父亲回家长吁短叹的原因。
楚河微微一笑,摇头道:“赶早不晚,明天太晚,今天咱先弄出几百条,明早去市场贩卖,看看顾客的反映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