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123

小说123>亮剑·大别山 > 第66章 硝烟之外(第1页)

第66章 硝烟之外(第1页)

陈长安盯着桌上那堆黑火药样品,眉头拧成了疙瘩。样品旁边放着一份刚送来的测试报告:爆速不足300米秒,还不到标准军用火药的六成。

"又失败了?"王铁山的声音从背后传来,带着浓重的烟味。

陈长安摇摇头,用镊子拨弄着火药颗粒:"硝石纯度不够,含太多氯化钠。硫磺倒是够纯,但木炭的孔隙率太低。。。"

"说人话。"王铁山一屁股坐在旁边的木箱上,震得箱子里的小零件叮当作响。

"就是做不出合格的火药。"陈长安叹了口气,"前线缴获的弹药快用完了,再这样下去,战士们就得拿着空枪跟鬼子拼刺刀了。"

山洞里一时沉默下来,只有远处锻锤的叮当声单调地回荡着。自从覆铜钢技术解决了弹壳问题,火药又成了制约生产的最大瓶颈。根据地没有稳定的硝石和硫磺来源,只能靠零星的缴获和土法提炼,质量参差不齐。

陈长安走到墙边的大黑板前,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化学方程式和工艺流程。他拿起粉笔,在"硫酸制备"四个字下面重重画了两道横线。

"王师傅,我们得换个思路。"他转身说,"与其到处找硝石,不如直接生产硫酸和硝酸,用它们来制造硝化棉火药。"

王铁山眯起独眼:"硫酸?那不是得用铅室法?咱们哪来那么多铅?"

"可以用陶缸代替部分铅材。"陈长安在黑板上快速画着示意图,"关键是找到硫矿。有了硫酸,就能制硝酸;有了硝酸,就能处理棉花。。。"

"停停停!"王铁山举手投降,"你这弯弯绕的我头疼。就说需要啥吧?"

陈长安笑了:"硫磺,大量的硫磺。还有氨。。。"

"硫磺我帮不上忙。"王铁山站起身,"但氨。。。村里老赵家的茅坑边上那层白霜,是不是你要的东西?"

陈长安眼睛一亮:"硝土!对,那里面含有硝酸铵!"他抓起笔记本就往外跑,"我去找老赵谈谈!"

李二嫂扛着锄头,沿着山间小路慢慢往家走。夕阳把她的影子拉得老长,锄头刃上还沾着新鲜的泥土。今天她在自家那块坡地上忙活了一整天,总算把春播的土豆都种完了。

"这地越来越薄了。。。"她嘟囔着用袖子擦了擦额头的汗。连续几年的干旱,让这片原本就不肥沃的山地更加贫瘠。去年收的土豆比拳头还小,煮都煮不烂。

小路拐弯处有一片裸露的岩壁,李二嫂照例停下来歇脚。她靠着岩石坐下,从怀里掏出半个玉米面饼子,小口啃起来。吃着吃着,她注意到岩壁上有些奇怪的黄色结晶,在夕阳下闪着微弱的光。

"这是啥玩意儿?"她好奇地用锄头尖捅了捅,几块结晶掉了下来。捡起来一看,黄澄澄的,闻着有股刺鼻的味道。

李二嫂突然想起前几天村里开会,八路军那个戴眼镜的技术员说过什么"硫磺"的事儿,还拿出样品给大家看。她赶紧从兜里掏出块破布,小心翼翼地把那些黄色结晶包起来。

"要是真有用,说不定能换点盐。。。"她自言自语着,加快脚步往村里走去。

村口的打谷场上,几个战士正在练习拼刺刀。李二嫂径直走向那间挂着"技术科"牌子的土房,轻轻敲了敲门。

"进来。"里面传出陈长安的声音。

李二嫂推门进去,看到陈长安正和几个人围着一口大缸忙活,屋里弥漫着刺鼻的酸味。她怯生生地站在门口,直到陈长安抬头看见她。

"李二嫂?有事吗?"陈长安放下手中的量杯,走过来问道。

"陈技术员,你看看这个。。。"李二嫂展开那块破布,露出里面的黄色结晶,"是不是你上回说的那个。。。那个硫磺?"

陈长安的眼睛一下子瞪大了。他小心地捏起一块结晶,放在鼻子下闻了闻,又用指甲刮下一点粉末放在舌尖尝了尝,立刻呸呸吐了出来。

"是硫磺!纯度相当高!"他激动地问,"李二嫂,这是在哪找到的?"

"就。。。就在我家地头那边的岩壁上。"李二嫂被他的反应吓了一跳,"有用不?"

"太有用了!"陈长安转身对屋里喊道,"王师傅!快来看!我们找到硫矿了!"

不到十分钟,整个技术科的人都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问着发现地点。李二嫂被这阵势弄得手足无措,直到政委闻讯赶来,才给她解了围。

"李二嫂同志,你立大功了!"政委握着她的手说,"根据地决定奖励你家一头驴!"

"驴?"李二嫂瞪大了眼睛,"真的给驴?"

"不光给驴,还要给你戴大红花!"政委笑着说,"明天全村开表彰大会!"

李二嫂走出技术科时,脚步轻飘飘的,像踩在云彩上。一头驴!那可是比人还金贵的劳力啊!她家那几亩薄地,有了驴帮忙,收成起码能多三成!

消息像长了翅膀,天还没黑就传遍了全村。当晚,李二嫂家的破草房门槛都快被踩平了,左邻右舍都来看稀奇,顺便打听哪儿还能找到这种"黄石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二天,表彰大会还没开始,打谷场上就挤满了人。李二嫂穿着唯一一件没有补丁的蓝布衫,胸前戴着朵碗口大的红花,羞答答地站在台上。政委亲自把驴缰绳交到她手里,那可是一头三岁口的壮实青驴,油光水滑的毛色让围观群众啧啧称奇。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