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3年4月20日·南京下关码头,「民生号」商船的汽笛撕开晨雾,青铜色船体在朝阳下泛着抗磁砂的幽蓝光泽。南洋商会代表林鹤年掀开锦盒,抗磁砂内衬中,《磁导炮弱点图谱》的三维模型随蒸汽旋转,樱花木炮管的共振频率被算筹阵型拆解为流动的光纹。「星洲算筹学堂的孩子们,」他的指尖划过模型裂缝,袖口的「星」字刺青沾着昨夜赶工的炭粉,「用抗磁砂在教科书里掺了三个月,才从樱花木年轮里算出对应的干扰赫兹。」
陈墨年将刻有「破」字的算筹按在图谱中心,总统府远程差分机的纸带嘶鸣着吐出结果:「同频共振半径12里,误差率低于10%。」他望着江面上漂浮的「防」字筹灯,灯面血迹未干——那是昨夜白鹭洲匠人遇袭时留下的。「磁导阵一旦启动,」他的算筹在掌心压出红痕,「皖北竹林可能会被震碎三成,但北洋炮群的樱花木卯榫撑不过三轮共振。」
林鹤年突然抓住他的手腕,掌心的星洲刺青与铁锚刺青短暂共振:「陈先生,北洋用x射线破解了磁导蛋白结构,炮管铭文正在吸收我们的生物电频率!」他掀开衣襟,绷带渗出的淡黄色液体混着抗磁砂颗粒,「但他们没算到,星洲学生在图谱里藏了七衡图的镜像算理——那些樱花木卯榫的接缝,其实是《周髀算经》星象的反共振节点。」
码头突然震动,三架北洋侦察机从云层俯冲而下,螺旋桨卷起的气浪掀翻岸边的抗磁砂箱。陈墨年瞥见侦察机腹部的克虏伯机枪口闪光,立刻扑向锦盒,却见林鹤年已侧身挡住弹道。子弹穿透林鹤年的肩胛,在图谱边缘烧出焦痕,却未伤及核心算筹阵型——他用身体为图谱挡住了关键三发子弹,鲜血滴在抗磁砂颗粒上,其中的铁离子与砂中的氧化铁产生电磁感应,竟使图谱表面的算理缺口自动补全。
「快拿图谱!」林鹤年单膝跪地,染血的算筹指向救生艇,「卯榫结构的共振节点在图谱第七层!」陈墨年抓起锦盒时,听见北洋侦察机的第二轮扫射撕裂空气,一枚子弹擦过他耳际,却见林鹤年的抗磁砂布料内衬渗出幽蓝光点,那是星洲学生预埋的生物电屏障在启动。
「民生号」的锅炉突然爆炸,浓烟中传来木工的惨叫。陈墨年爬向燃烧的商船,十五岁的学徒阿林被倒塌的桅杆压住双腿,铁箱卡在残骸缝隙中。「陈先生!」少年的圆框眼镜裂成两半,却仍用指尖划向箱底第三层,「星洲密信用竹碳粉写的,遇热会显形。。。。。。」
第二批机枪扫射袭来,阿林的后背绽开血花,却硬是用身体将铁箱推离火源。陈墨年抓起密信时,高温使信纸上的蜡笔线条显形,正是樱花木炮管卯榫的七衡图陷阱——每个接缝对应着星象算理的薄弱点。此时他听见北洋侦察机的投弹舱开启,三枚磁导炸弹拖着猩红尾焰坠落,却因江面抗磁砂雾障的干扰,两枚炸中江心洲,一枚擦过救生艇尾部,气浪将木工老李掀入江中,他手中的抗磁砂罗盘仍固执地指向皖北。
「他们命中率不到三成!」阿林咳出血沫,指着逐渐清晰的皖北竹林影像,「竹浪阵启动了!」救生艇的磁导仪显示,干扰频率的共振波正以皖北为中心扩散,与北洋炮群的星象算理产生剧烈对冲。陈墨年将「破」字筹插入救生艇磁导插槽,筹身抗磁砂与皖北传来的共振波共鸣,远处北洋炮群的猩红光束突然扭曲。
此刻,北洋军阵地内,施密特盯着监测屏惊声尖叫:「樱花木卯榫的共振频率在自我毁灭!这是七衡图的镜像算理!」段祺瑞看着炸裂的炮管,想起林鹤年图谱中那道隐秘的血痕——原来南军早在图谱中预埋了与樱花木共振频率完全对冲的算理陷阱。
「看!」阿林指向天际,数门北洋炮管在共振中爆裂,樱花木卯榫处迸出蓝色火花,那是星洲学生用三个月刻下的算理复仇。陈墨年握住少年逐渐冰凉的手,听见他最后的低语:「星洲的孩子们。。。。。。会看见吗?」「会的,」陈墨年望向南京城头未熄的灯火,「每一粒抗磁砂都会记得,每一道算筹刻纹都会传述。」
暮色中,「民生号」残骸下沉,漂浮的抗磁砂碎末裹着染血的图谱与密信,向皖北竹林漂去。江风带来隐约的算筹敲击声,那是铁锚堂匠人在竹林深处响应共振。陈墨年摸出袖中的「忍」字筹,任其随波逐流——忍字心头的刀,此刻化作了击穿钢铁傲慢的箭,而那些混着血与砂的抗磁砂碎末,终将在未来的雨季里,长成新的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