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让最近很忙。
忙着以茹家的名义请客。
茹家现在虽然没有洪武,永乐时候的风光,茹让也自嘲自己家为末流的家族。
虽是末流家族,但在这长安经营了数代人,也是有着不小的势力。
他家若是让别的家族买些其他的东西,别家或许会拒绝,会不给面子。
但若是买砖,这就是小事了。
不管有没有用,买个几百块,给茹家一个面子,搁在那里平时也是用的着的。
去年八月的那场大雨淹没了半个长安城,
虽然水很快地就退了,衙门对百姓说城里伤害不大,但倒塌的屋舍也随处可见,很多家的墙塌了。
牲口棚子也倒塌了。
如今,有了这些便宜的砖,很多人家就想着盖的结实点,反正砖石不贵,买砖还能让茹家欠下一个人情。
何乐而不为呢?
余令没有茹让那么大的面子,能请的动那些乡绅士人。
但余令也没有闲着。
余令开始对城里的那些匠人“动手”。
条件很简单,只要这些手艺人被请去干活的时候,顺口提一句自己的砖便宜,夸一下自家砖石的优点。
只要成单了,那就有报酬,报酬也很简单……
这法子不是余令发明的,这法子是后世余令跟那些装修房子学的,他们在粉刷墙面的时候会推荐哪款油漆好。
余令觉得这个法子好,就用了,这次把匠人手艺人,聚在一起就是做这个。
下馆子,请这一大群人吃了一顿饭,
主人家用多少,你就可以从里面抽成。
不要小看这些手艺人,这些人几乎分布在长安的每个角落。
垒砌灶台的,盖房子的,还有专门给人修坟茔的。
这些人虽然处于最卑微的角落。
但没有他们很多事情都会寸步难行,他们干的都是和每个人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
没了他们还真不行。
开始的时候大家都半信半疑。
在做工的时候抱着试试的心态跟东家推荐一下南山的土砖。
东家采用了,等匠人把活做完,才回到家,一个高大的小子带着一个小孩就把钱送到了家。
大的叫如意,小的叫来财。
钱给的很足,都快比做工的工钱都多,而且跟当初吃饭时承诺的一模一样。
张大望着钱袋子眼睛像星星一样亮。
给人盖了一个做饭的灶台,干了两日,管两顿饭,累死累活。
工钱是十个钱。
可自己就是随口说了一句,就赚了五文钱。
如果自己去帮别人起宅子,只要用子午集那里的砖。
那钱是不是更多?
张大突然就对未来充满了信心,自己手艺好,大家搭建灶台都喜欢找自己。
如果让找自己垒灶台的都用子午集的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