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把从天津卫运回来的布匹分给各铺子的掌柜之后,余员外又忙碌了起来。
“真的要走?”
黑了一大圈的谭顺望着下定决心的余员外轻轻叹了口气。
他知道余粮的脾气,决定的事情九头牛都拉不回来!
“要走,今日来是求你的……”
谭顺摆摆手,有些不喜道:
“说什么求不求的,当时让你来锦衣卫你非不来,如果来了哪有这么麻烦。”
余员外晃了晃没有大拇指的手,谭百户又叹了口气。
没有大拇指,虎口就握不住刀。
“等着,我去写信,记着啊。。。。。。
刘矿监胃口大,喜爱钱财,回去之后钱财给到位,曹公给令哥的那个珠子你要用好。”
谭百户细细地跟余员外讲着官场的规矩。
如何送礼,如何说话,什么时辰去,去了要做些什么。
这些虽然都是细小末节,但余员外是去求人的,就必须得在意这些细节。
若不想在意,除非官职比别人高。
离开也就意味着远行。
这条路太远了,还有两个孩子,沿路还有那么多的关卡,余员外准备找镖局,跟着镖局一起走才放心。
可单独雇一个镖局护送过于奢侈。
没了生意来源,余员外把每分钱都计算的很清楚。
所以,他在找一个刚好去西安府的镖局,跟着一起走。
镖局,用余令的话来说就是长途贩运贸易集团。
(ps:明代其实关于镖局就已经有了明确记载——镖局起源于明朝正德年间(详见《坚瓠集》《金瓶梅词话》第五十五回),清朝是镖局最鼎盛的时期。)
走这么远的路当然得做好准备。
不要以为走官道就很安全,茶馆里说书人不是经常讲劫匪拦路抢劫啥的。
虽是故事,但故事不也是来源于生活么。
大明这么大,这样的事情肯定不是个例。
镖局找到了,但得等。
人家跑一趟当然得把货物吃的足足的。
对于等,余员外倒是不着急,他正巧还有很多事情要处理,比如那一沓子狗都不要大明宝钞。。。。。。
正德以后,市场就看不到这玩意了。
仅在赏赐以及税种收税之时才会使用。
因为可以逃税,衙门就算不想要,也得捏着鼻子认。
洪武爷定下的规矩,你不要,你是要造反啊!
宫里人会用,因为用这个行贿受贿很安全。
最后,这些宝钞全部让苏家收走了,一张价值一贯,苏家二百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