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需要多少?”
“我想起码得准备万把斤吧。”
“万把斤?”
“我说的还是少的呢,省城那么大,万把斤元宵还不够塞牙缝的呢。”
“你如果这样说,那倒也是。”
“不过,咱们村今年也就万把斤的存粮,也不知道够不够?”
王鹏想了想,万把斤糯稻还真不多,也就两万斤元宵的样子。
“不行,我们从其它村里再调剂一些。”
“行,这两天我出去走走。”
“还有,叔装元宵用的柳筐,还有其它的一应家伙什,也都让人准备起来吧。”
"这个没有问题,我让他们准备。”
“叔,我还有一件事,想跟你商量一下。”
“什么事?”
“我想把怎么村里的西山给承包了。”
“什么,你要承包西山?”
“嗯,反正那些山地对村里的帮助也不大,交给我承包还能见点儿收益。”
“你准备怎么承包?”
“承包三十年,每年给村里支付一万块。”
“你准备干啥?”
“种树、养鸡、养羊和养猪。”
“哪能挣钱吗?”
“不一定,但是我想试试。”
“假如你赔钱了呢?”
“你别管我赔不赔钱,每年的一万块钱照付,不行村里将地收回去就行了。”
“行吧,这个事我不敢做主,让我到公社问问再说。”
“行,有信息了,你通知我。”
“肯定的。”
王鹏从老蒯叔家出来,到了村北的学校工地,此时,学校的门窗已经完工了,油工正在粉刷。
“有贵叔,辛苦你了。”
“说啥呢,小鹏给你干好活儿是我的工作职责,况且这还是村里娃的事情,我们必须保证质量。”
“叔,学校的桌椅板凳,老师的办公桌都准备好了没有?”
“我都和老蒯商量过了,能用的尽量用,能节省就节省。”
“叔,没有必要,几千块钱的事情,尽量统一吧,不要让孩子和老师们将来闹意见。”
“好的,我知道了。”